文旅资讯
-
甘肃省文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学习会
10月12日,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暨交流研讨会议。会上学习传达了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
2024敦煌石窟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举行
10月12日上午,2024敦煌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开幕,来自国内外文博单位、艺术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敦煌,交流分享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成果,探索拓展敦煌艺术发展新领域。
-
甘肃省博物馆10月14日至21日临时闭馆
由于设备检修,甘肃省博物馆抱歉地通知:2024年10月14日至21日临时闭馆,2024年10月22日起正常开馆。
-
《“国宝”时刻》文物超高清影像记录工程在京启动
10月11日,《“国宝”时刻》文物超高清影像记录工程在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台长论坛上启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朱咏雷、董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出席启动仪式。
-
“时代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走进陇西县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精神,10月11日,甘肃省委宣传部联合省委老干部局、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6个部门在陇西县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8
-
孙儒僴|莫高轶事——记莫高窟的园林绿化
看绿树成荫的林荫道相伴古老的石窟,就是如今莫高窟的景观,可是在八十多年前的莫高窟,树木稀疏,一片荒芜,直到1944年莫高窟被国家接管之后,在所长常书鸿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管理,特别是重视对莫高窟园林的绿化,对已有的树木倍加爱护,即便莫高窟搞修建需要木材,也去敦煌城购买,而不采伐窟前林木。同时又在窟前、河岸边、河对岸广种树木,有绿化树、亦有果树,为了让窟前常绿,又引进了敦煌以前从没有种植过的柏树,在长期的植树造林过程中,也在不断思索,不断更新,才造就了窟前林木花草的景观。
-
李云鹤 | 我所经历的敦煌石窟文物修复
1956年,我途经敦煌,从此就留在这里学习修复壁画和塑像,再没有离开。通过不断学习、试验和探索,我改进了实用的石窟壁画和塑像修复工具,创制了成熟有效的石窟文物修复工艺、修复方法。我对待工作的原则是:“对文物工作要有感情,把文物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并用一生去保护她。”
-
柴剑虹 | 守护、研究、创新,相需相辅相成——为贺敦煌研究院创建八十周年院庆作
敦煌研究院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年风雨历程,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无不表明敦煌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是文物保护与研究的主体,保护与研究是相需相依、相辅相成的,是将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的必要条件。
-
赵声良|继往开来 砥砺前行——敦煌研究院八十年
敦煌研究院已有八十周年历史,自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成立,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弘扬以及科学管理方面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潜心守护传承创新,让中华文化瑰宝绽放时代光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激励甘肃省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笃行不怠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我国四大石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他希望文物工作者赓续“莫高精神”,潜心为国护宝,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