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临夏砖雕:传统技艺永不灭 双手雕出致富路
2018年11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大力支持下,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夏砖雕,设立临夏砖雕非遗工坊。非遗工坊现有员工86人,含中高级工艺美术师12人,人均月收入4500元以上;建立连锁工坊3家;技术(专利)授权产品107种;吸纳精准扶贫户12名,其中残疾人4名。
-
甘肃省旅游气象风险提示(2023年第7号)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气象局2023年2月10日18时联合发布旅游气象风险提示,据甘肃省气象局《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受高原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月11日至13日,甘肃省张掖以东又有一次较强雨雪天气,降雪主要集中时段为2月12日20时至14日08时,甘南、临夏、定西及陇东有小到中雪,局部地方有大雪。
-
兰州文旅:在“强省会”战略中展现新作为
2月9日上午,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全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文物工作暨“三抓三促”行动推进会议,总结落实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
-
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裕固族服饰:丝路印记 焕发时代光彩
2019年12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萨尔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裕固族服饰,设立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现有工作人员28余人,先后聘请民族传统文化专家13人,拥有外观专利50项、商标7项、著作权1项,聘任7位裕固族老人担任非遗传承发展业务指导,在肃南县各乡镇开办裕固族服饰及刺绣班10多期,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
边走边唱·第二季×甘肃,战报出炉!唱响大漠之音,痛仰一直在路上!
这一次痛仰穿越沙漠荒野,以戈壁为舞台用音乐与大地共舞在万里黄沙的旅途中、在大漠夕阳的映照里热情的歌声扬起风沙,兴奋的情绪洒遍天地乘坐着热气球飞上天际的不仅仅是乐队的歌声,还是热情、是自由、是勇敢!
-
春风十里,不如遇见天水,从一碗“锅鲰”吃起!
立春后的天水,暖阳依旧,万物复苏,大街小巷依然被浓浓年味裹着,熟悉的烟火味从未褪去,古城里游客似乎还像从前一样,觅寻一道道“撩”人味蕾的美食。
-
甘肃省文旅厅与巨量引擎座谈对接工作
2月10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万学科与巨量引擎区域渠道业务部总监常雯一行座谈交流。
-
省文旅厅组织召开甘肃文化旅游网络宣传工作推进会
2月9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甘肃文化旅游网络宣传工作推进会,总结分析2022年网络宣传项目执行情况,安排2023年重点工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万学科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网、新华网、新甘肃等签约网络平台负责人受邀参加会议。
-
从刘家峡的“春夏秋冬”中,寻遇诗意远方!
时光真是转瞬即逝,转眼间,不平凡的2022年已然逝去,2023年已悄然拉开序幕。新的一年,来刘家峡看看吧,也许会捕捉到你曾经错失的美好瞬间。
-
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庆阳香包:世代传承 香飘五湖四海
2019年12月,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设立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通过积极与市场对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博物馆”的商业模式,覆盖了庆阳香包传承、设计、销售、展示各个环节,同时拓展产业链,开展乡村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以此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