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秋末冬初,官鹅沟风景这边独好
初冬时节,宕昌县官鹅沟的山峦,已经披上了一层粉墨淡妆,湖水清澈泛绿,水鸟欢歌,幽谷深深,玉瀑飞溅,雷古山巅已落下了厚厚的积雪;清晨,依山而建的藏寨错落有致,袅袅炊烟弥漫着祥和的村子,勾勒出美丽的画面。
-
甘肃武山夜光杯雕丨美玉为魂 技以致美
甘肃省武山县鸳鸯镇镇北绵延北去的山峰下面,埋藏着制作夜光杯的玉——鸳鸯玉。深藏于大山的鸳鸯玉,使得粗粝的武山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温润和细腻……武山夜光杯雕现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
手抓羊肉丨西北人骨子里的豪迈
手抓羊肉源于西北其肉肥而不腻,色香诱人,熟而不硬、嫩而滑软是西北人的最爱,它不仅填饱西北人的胃更代表了他们豪放、粗狂、虔诚、热情好客的大西北性格,它让西北人的厨房拥有了灵魂。
-
科技助力文化创新发展|甘肃一企业入选2022智慧旅游创新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要求,由光明日报社、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光明网主办开展“2022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项目推选与宣传活动”。
-
甘肃省文旅厅年轻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研究小组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研讨
为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凝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年轻干部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的要求,厅直机关党委对相关学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11月11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年轻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研究小组组织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研讨活动。
-
电影《敦煌女儿》获第35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此生不悔入沙海,我心归处是敦煌。12日晚,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以樊锦诗为原型的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获最佳戏曲片。
-
创新举措 力促“文化人才专项”落地见效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落脚点,结合甘肃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受援地的实际需求,统筹规划,创新举措,精准实施,借力发展,累计选派(招募)优秀文化工作者14298名(人次)……
-
文旅铁军显担当 志愿抗疫工作忙——甘肃省文旅厅党员干部志愿抗疫工作纪实
10月下旬以来,面对兰州市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号召机关党员干部主动下沉所在社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把投身抗疫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筑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防护墙”,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
临夏州泥塑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
河州泥彩塑传承人常天平常年潜心钻研泥塑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发的泥塑工艺品分别在八坊十三巷、东公馆、茶马古市的三个泥塑艺术馆陈列。他创作的巨幅泥塑群雕《河州秧歌》在2022年甘肃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中展出,作品中近百位农民敲锣打鼓、舞龙舞狮、跳河州秧歌的场景,展示了丝绸之路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
遇见甘南|红色腊子口
峭壁悬立,流水急奔,腊子口战役遗址是这片土地上一枚耀眼的红色印记,矗立在时光中向人们讲述那场出奇制胜、可歌可泣的著名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