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甘肃很多城市的黎明似乎是在牛肉面的香味中苏醒的,其实一点都不为过。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就是一天的开始……
自全国开展“拒绝浪费、厉行节约”活动以来,许多市民提出建议牛肉面恢复大小碗,让我们从每一天、每一餐开始,培养节约习惯,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近日,兰州市很多人欣喜地发现,家门口恢复大小碗的牛肉面馆渐渐多了起来,多家经营了20年以上的老店、刚开业不久的牛肉面馆……都积极参与到“拒绝浪费、厉行节约”的活动中来。老人、孩子和饭量小的女士又可以点小碗面了,能省1元钱。
那么,你吃到小碗牛肉面了吗?
市场有需求服务就响应
广东嘉应学院甘肃籍教授陈其斌对此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甘肃人的努力,牛肉面已经风靡全国走向世界,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获得了“中华第一面”的美誉。这是牛肉面精细化经营的表现,也是一种内在要求。
以前,西北地区经营的特点是大水漫灌的粗放式经营,而东南发达地区则是精耕细作。服务就是生产力,市场有需求,服务就要响应。只有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才能通过点滴进步促进产业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讲,节约是中华民族的老传统,更是新时代下的健康选择。节约措施不能光提倡“剩菜打包”,更要在餐前餐后各个环节,通过分量缩减以及灵活搭配,实现多样化消费,从而引导消费者“量肚而食”,减少浪费现象。
对企业而言,节约粮食更是一次内部升级。流程的动态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都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企业从源头抓起,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因此,牛肉面恢复大小碗在促进服务升级的同时,也成为推动节约型餐饮社会的助推器。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唤起人们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初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出新的生活观、消费观。来源:兰州晚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