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行闭幕式。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中共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旭东出席闭幕式。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代表、苏州市、昆山市相关负责同志,戏曲专家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闭幕仪式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吕育忠主持。
今年,在为期42天的演出时间里,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的116个戏曲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共同带来大戏22台、折子戏组台20场、戏曲晚会1场,成为全国戏曲剧种展示风采、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让348个剧种与木偶剧、皮影戏两种戏剧形态实现“大团圆”,是我国戏曲艺术界的一件盛事。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荣获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优秀组织奖单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仁出席了闭幕式。
明文军在讲话中指出,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全国地方戏曲普查成果,由文献数字转化为舞台呈现。在3年内对348个剧种和木偶戏、皮影戏的代表性经典作品进行了巡礼展示。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国性的具有开创性的戏曲展演活动,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3年来,围绕“剧种”这一核心要义,组织开展了剧目展演、专家研讨等系列活动,成功锻造了“百戏盛典”这一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化名片。“百戏盛典”已经成为加强剧种建设、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由此引发的“剧种热”将引领全国戏曲剧种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十四五”时期,还将以“剧种”为核心,探索举办一系列活动,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动戏曲高质量传承发展。
明文军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化精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过3年的集中展演,“百戏盛典”掀起了一股看戏、聊戏、研讨戏、关注戏曲传承发展的热潮,已成为一场全国戏迷的视听盛宴,一项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一张亮丽多彩的文化名片。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此为新的起点,坚持守正创新,精心谋划,精益求精,积极开展精品化、项目化、特色化系列演出,进一步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让戏曲艺术更加深入人心,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辉!
闭幕式后,举行了戏曲晚会演出,昆曲、京剧、婺剧、花鼓戏、黄梅戏、秦腔、川剧、豫剧等剧种上演了代表性经典作品选段及创新节目,众多文华表演奖、梅花奖得主齐聚一堂,共赴戏曲盛会。
自2018年来,百戏盛典演出场次达201场,现场观众11万人次,网络直播点击量超1.5亿次,抖音播放量累计4.2亿次,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7.2亿次。境内外媒体(新媒体)发稿200篇。接受捐赠4411件(套)。3年有1.2万全国戏曲演职人员参演,各省、市、区有5000多人次到昆山观摩交流。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已成为全国戏曲传承保护发展的重要活动平台和鲜明文化标识。
3年来,甘肃省选送了陇剧、敦煌曲子戏、凉州半台戏、灵台灯盏头剧、民勤小曲戏、南木特藏戏、玉垒花灯戏、陇南影子腔、高山戏等9类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参加百戏盛典,受到全国各地观众及戏曲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开启了对甘肃传统戏曲文化的认知和关注,对挖掘戏曲艺术的深厚内涵、全面激活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贡献了甘肃力量,为推动甘肃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