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好得很!”33岁的卓晓英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把香菇从菌棒上采摘下来,还教授前来考察的一行人如何分辨品类等级,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从她灿烂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易地扶贫搬迁之后的日子幸福感很高。
卓晓英的家乡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这里属于国家六盘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是全省18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为了帮助山区村民脱贫,当地政府在县城建起了安置小区和扶贫产业园,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和卓晓英的情况相仿,安置区的家庭中丈夫大多在外务工,妻子一般无业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一家老小指望一份收入捉襟见肘,而且很多年轻的、有劳动能力的女性也有意愿获取一份职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她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2020年4月,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妇基会”)发起的@她创业计划—“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以下简称“循环金”)落地靖远县,包括卓晓英在内的近300名女性实现就近就业,带来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收益。
“扶贫+可持续”的新理念
通过竖立在扶贫产业园门口的标志牌可以了解到,此次,靖远县申请到的400万元循环金来自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普惠”)的捐赠,以扶持靖远县香菇脱贫基地、千亩枸杞园、菌棒生产大棚、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爱心惠民超市等5个项目。每个项目各分配8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资料的购置、女性技术及营销技能的培训和工资发放。
此外,标志牌上为期一年的项目执行时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妇基会相关人员的介绍才知道,循环金不同于传统公益项目中的捐款,投放出去会在规定的时间收回,更贴近“无息贷款”的意义,这也是名称中“循环”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2021年4月,靖远县要将这笔贷款归还妇基会,回笼的资金继续助力更多的扶贫项目。
这种“循环金”模式,妇基会自1996年开始探索、实施。2015年,为适应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项目转型升级为“@她创业计划”系列,除了“循环金”项目,还衍生出女性赋能培训项目、“妈妈家”社区项目、女性创就业服务平台等,助力女性创就业、带动女性尤其是困境女性实现创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助力影响更多女性实现经济自立。
说起“循环金”模式设计的初衷,妇基会助理秘书长南静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想要发挥资金的最大价值,从产业的角度让资金流转起来,能让扶贫事业活起来,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扶贫+可持续’理念。”
从事了多年妇女工作的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宣传部一级调研员、甘肃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负责人周华也表示:“相比于单一的一对一帮扶,循环金惠及的贫困妇女更多,既能解决扶贫易地搬迁贫困妇女的就业问题,并且能形成产业生产模式,产生经济、社会双效益。”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