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深情岁月《一颗红心 一生的追求—纪念母亲逝世十周年》作者 王红 朗诵 路芳


﹣点击下方音频开始播放﹣


一颗红心 一生的追求—纪念母亲逝世十周年

作者:王 红


人们说父爱如山、我说母爱如丹。母亲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她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她以一颗赤诚的心为党、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出毕生精力。她的美丽像春风吹来祥云,像秋雨滋润大地,也像暖阳温暖着我们全家。

母亲老家在安徽省天长县,1928年我的母亲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天可以长,地可以久,爱却是无限的。母亲的一生,是把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的光荣一生。

母亲曾有个非常秀气的名字“曾玉芳”,这名字并非她父母的赐予。母亲在襁褓之中时,她的父亲就被国民党抓走,杳无音信。七岁时,她的母亲也不知所踪,成了孤儿的母亲为一位大婶帮工勉强活下来。同村的老乡看她可怜,将她领到一位多年不孕的曾姓地主家,初到曾家是年少母亲度过的最养尊处优的时光,地主夫妇为她取名“曾玉芳”,母亲的生活亦如其名:玉吐芬芳;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地主婆居然生子。他们将母亲赶到柴房,与家佣同吃同住,干又脏又苦又累的活,母亲吃不饱穿不暖,没少挨地主婆的鞭子。多舛的命运并未打倒小小的母亲,她咬牙顽强地活了下来。

苦难的命运中,母亲常哼唱滁州民歌,仿佛歌唱能给予她力量,让她鼓起对抗命运的勇气。一天,一支党的队伍来到村里演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浮上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母亲心头——我要跟着队伍走!连一双鞋也没有的她,赤着脚紧跟着队伍走,不知走了多久多远,她的执着打动了队伍的领导,有一副金嗓子的孤儿母亲终于找到了她的“家”。母亲加入民兵剧团,上扫盲识字班,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先后进入第二和第四野战军文工团,并进入西南艺术学院学习深造;尚未满二十岁的母亲成长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歌剧演员,也有了一个昭示着她的志向和使命的新名字——方艺。此后半个多世纪,母亲就像她的名字那样,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从艺。

母亲军装照

母亲军装照

解放初期,母亲随部队扎进四川大山里剿匪,消灭匪患后,部队组建总政歌舞团,母亲是建团之初的元老之一。朝鲜战争爆发,母亲主动报名随部队跨过鸭绿江,以战士的崇高责任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鼓舞战士英勇战斗、保家卫国。1951年,在总政治部歌舞团担任歌剧演员的母亲,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歌剧进修班学习,艺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歌唱艺术也走向成熟。她在歌剧《白毛女》中主演女主角喜儿,在总政文工团时,母亲常随团出访苏联和东欧,为新中国的国际艺术交流贡献自己力量。

母亲扮演喜儿剧照

1958年,许多地方向部队请调优秀干部,时任总政歌剧队副队长的母亲,被安徽省选中,毅然放弃了北京优渥的生活工作条件,调往自己的故乡,担任安徽省歌舞团副团长。此时,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的演员王少奇,我的父亲,也被选调来安徽歌舞团,有着共同的革命经历、志趣和价值观使他们走到一起,成为终身伴侣,相依相伴50多个春秋。

父母合影(1959年)

1965年,安徽省为发展黄山旅游事业,在省文化系统精挑细选文艺精英,组建徽州地区文工团。父母均在选调名单上,爸妈二话没说,带着年仅四岁的我和六岁的哥哥,举家迁往徽州地区所在地屯溪。母亲被任命为徽州地区文工团副团长,成立团党支部后又任党支部书记,为了这个团,她倾注了许多心血。记忆中,幼小的我们不能天天缠着妈妈,为了艺术创作、赴部队慰问演出和送演出下乡,母亲早出晚归,她上班时我们还在睡梦中,她回来时我们也早已入梦。条件艰苦,送演出下乡更是困难重重。可矮小的母亲,带着团员们拉着板车驮着服装道具,撸起袖子卷起裤管跋山涉水、把文艺的种子播撒在云雾中、山峦间。母亲带领着队伍的矮小的身影,不知为何,总能在工作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一定因为母亲从小没有家,自从跟定党走,才获得了新生。党就是她的妈,怀着对党的深情厚爱,哪怕是经历了种种政治和生活上的磨难,也从未动摇过母亲对党的忠诚和对党的事业的热爱!

我的徽州记忆中,还有一件难忘的经历。1969年夏天,屯溪突发山洪,母亲冲在抢险的第一线,舍生忘死,在大水里泡了一天一夜,安排指挥文工团员抢险,她顾不了自家,只把唯一抢出来的存折交给了8岁的我,嘱咐我一定要收好,年幼无知的我,却不知将存折遗失在了何方。大水退后,我们全家寄宿在徽州师范的教室,一个月后才把臭气熏天、满是淤泥的家打扫冲洗干净。

虽然文工团的工作再忙再累,母亲也要用她的独特的方式来疼爱哥哥和我。母亲烧的一手好菜,在徽州生活的十四年里,她学会了许多徽州名菜。山东大汉的父亲热情好客,常招待同事,我们家总是变成文工团员们打牙祭的好地方。母亲的拿手菜肴很多,八宝粥、糖醋鱼、耦盒子等,所有我国的传统节日,必要亲手烹饪一桌好菜,这是她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菜,是母亲做的菜,那是家的味道。从小是孤儿的母亲,幼年时代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疼爱,她要把所有的爱都付出给她的孩子们。

父母亲工资比较高,可厉行节约、勤俭持家是我们传承的家风,唯一例外的情况就是母亲出差前,难舍年幼的我们,时常默默塞给我一元钱零花。那时,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不过十几块。每次收获对我而言不啻为巨款的一元钱时,我就高兴地跑到屯溪老街,来回逛杂货铺,铺子里单品没有一件超过一元。对自己抠门对同事慷慨的母亲肯给我“一元巨款”的宠溺,饱含的是她因工作疏于照顾我们的深深愧疚。

七十年代末,时任徽州地区文化局艺术科科长的母亲,调回安徽艺术学校(今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任音乐科指导员。来到安徽艺术学校后,母亲立刻投入了新的工作岗位,为我省艺术人才的培养呕心沥血。提起母亲,许多徽州文工团的老人还有我校音乐系的毕业生至今都记忆犹新。母亲热爱工作、勤奋坚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作风,深深感染和感动着家人、同事以及学生们。

全家合影(1970年于屯溪)

父母晚年合影

母亲几十年与父亲经历风雨、相濡以沫,共同抚育我们兄妹成长,注重对我们德智艺体的全面培养。哥哥十九岁,考入中国电影乐团,现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交响乐团,他曾为多部影视作品配过乐并在二零零零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奏员。哥哥赴京工作后,每年只能回家一次,小住几日。每次哥哥回家,母亲就像过年一样高兴地张罗吃喝,哥哥要离家时,母亲就忍不住落泪,那是母亲最深的爱与不舍。

2000年左右,母亲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被送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不久,身体尚未恢复,她就吵着要转到省城建医院治疗。医生告诫、单位劝阻,家人安抚未果。我深知母亲的心意——从大医院转入小医院,为的是替学院节约医药费。母亲从未有过豪言壮语,但她的一言一行,像春雨润物无声,点滴地滋养、影响着我。我一直以母亲对党和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对艺术孜孜以求的崇高品行,敢于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坚强性格为榜样。

母亲去世前的两年前,不慎摔断大腿骨,因身体原因不能手术,只能长期卧床。担任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处长的我,工作太忙,不能侍奉在母亲病榻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深深烙在我的心头。

作者与母亲

2012年,我升任副院长后,更以母亲的谆谆教诲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本职工作,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可惜母亲已仙逝两年,没能够见证我履新岗位后的决心和干劲,我唯以加倍努力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母亲方艺是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位出色的文艺工作者,更是我们慈爱、深爱的母亲,她一生真正做到了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颗红心——一生的追求!她优秀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在平凡的岁月中里闪耀着光辉。

谨以此文聊寄对母亲的思情,向母亲致敬,愿她老人家在天国安好!


本文人物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 者   王 红

中共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持、承担了文化部《艺术人才就业模式探索与实践—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创新》、安徽省教育厅《面向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实际,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舞蹈表演人才》、安徽省教育厅《戏曲表演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文化部《高等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子库——民族音乐(表演)传承与创新》等多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主持的《高职艺术人才就业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三届“科技创新奖”, 主持的国家级文化创新工程项目——“艺术人才就业模式探索与实践—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创新”荣获国家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称号。主编出版了《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就业指导》等教材。

朗 诵 者

路 芳

薇电台播音导师、天津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百优节目主持人、天津广播电视台十佳播音员;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第十届市委委员、第十一届专门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广学会播音作品一等奖、论文金笔奖、广播剧金鹿奖。曾主持“海河夜话”、“京剧大戏院”等名牌节目;2007年创办的“温馨家园”谈话类节目获得业内外好评。岁月如水,洗尽浮华,几十年的播音主持生涯,形成路芳清新淡雅、知性温婉的风格。

音乐合成

危  羚

天津电台高级编辑,业务指导,薇电台总编辑。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获得者。有多篇广播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发表与获奖。曾受邀在多所高校讲授广播专业课程多年,出版专著《一个广播人的多维思考》、大学教材《广播音响报道实用教程》、《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