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用心做好群众的红色联络员——记兰州战役纪念馆接待专员

“您好,这里是兰州战役纪念馆,请讲……”这句话耿园丽和郝静每天要重复几百次,但每次拿起电话都像是初次接听般耐心热情。

临近清明接待高峰,来自于社会各界的电话如潮水般涌入预约接待大厅,最多的时候达到日均近500个。这一通通电话的另一头连接着千万个不同的单位、学校或个人。他们或许来过,或者从未踏足,对于计划的参观行程都充满了未知和疑问,对参观的每一个流程和牵涉的具体细节都会逐一询问,她们就逐字逐句的耐心解答。有的人因为跟团队沟通的问题或其他原因会反复多次地询问,她们就一遍一遍地说,直到联系人对每个环节都心中有数为止。除了常规的手续和流程,根据来电团体的特点还会贴心地提醒对方一些突发状况的所需,尤其是学生团体,因为年龄小,提醒的事项自然就更多一些。有次一个学生因为晕车,到馆里没多久就吐了,虽经过休息调整但还是没能跟随团队参观。后面,在预约时,她们就会提醒老师要多留意学生当天身体状况,如果有学生晕车或有不适的情况发生,该如何处理等等……有时候一个电话接听下来要近十分钟。

1.jpg

2.jpg

尽管她们本身都是讲解员出身,但由于每天长时间不间断的用嗓,两个人嗓子都发了炎。可即便是这样,电话响起时,她俩使劲清了清嗓子后,继续用沙哑的声音接听解答并做好登记。有时候,一个人实在说不出话了,就另一个就顶上,进行着一场只有她们两个人的接力赛。清明前夕是预约高峰,咽炎片、金嗓子喉宝成了她们上班必备,时不时抓起两片喂进嘴里,我们还跟她俩打趣地说:“什么时候减肥流行用喉宝了?”

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迄今为止,兰州战役纪念馆预约接待大厅未接到一起投诉,做到零投诉、零差评的好成绩,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同时,由于她们的悉心接待,有的联络人会在活动结束后专门到接待大厅看望和感谢她们,有的联络人还向她们赠送了书籍和雨伞,以示感谢。

每个行业,都离不开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她们没有豪情壮志,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满腔热忱坚持履行着肩上的职责;她们在平凡的岗位,却坚持做出不平凡的奉献,这,正是新时代红色纪念馆人对不忘初心最好的践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