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凉市加大从退役军人中选拔村干部的力度,培养了一支政治过硬、作风硬朗、带富力强的“兵支书”“兵委员”“兵干部”队伍。目前全市有退役军人村级干部826人,其中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109人,主任109人,干部131人,委员393人,在其他组织任职84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兵支书”“兵委员”“兵干部”群体认真学习认真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史学习教育指定学习材料,尤其是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回答了未来发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明晰了“奋进的方向”;进一步深化了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认识把握,增添了“信仰的力量”。
加强理论学习,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不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兵支书”所在村(社区)党组织把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寻求基层发展的新灵感、新思路,为村(社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自我革新,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学史增信,从以往的失败教训中总结经验。“兵支书”所在村(社区)党组织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审视自身,在村党组织书记的带领下,村(社区)两委成员围绕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展开讨论,自查出的问题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分析汇总,及时调整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学史崇德,夯实党员信仰根基。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讲好吴焕先、保至善、高永祥等烈士故事,体会我们党在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不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做到一生心向党、热爱党。
开展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学史力行,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清单,“兵支书”所在村(社区)两委成员带头"认领",党员干部辅助执行,从低保户、困难户反映问题入手,通过健全制度、开展帮扶、解决问题等措施,累计解决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218件,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使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富有成效。
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农村工作中来,在广阔的田野里干事创业、大显身手。“兵支书”“兵委员”“兵干部”已经成为全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弘扬文明新风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兵支书”争当推动发展的先锋、“兵干部”争当产业富民的先锋、退役军人党员争当创业致富的先锋,全市共培树先锋富民示范户1000多户,建成“兵支书”抓党建促发展示范点92个、“扶贫车间”158个,新增优质林果、日光温室、中药材种植1.8万亩,新增养殖平凉红牛1.3万头,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
为进一步提振“兵支书”干事创业的动力,为“兵支书”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平凉市出台多项激励措施,两年来,共选树230名“最美退役军人”,其中“兵支书”36名。45名“兵支书”获得省市县三级表彰,2名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一批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兵支书”担任了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市先后有63名“兵支书”被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形成了“激励一人、带动一批、示范一片”的良好氛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