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这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下架!召回!依法从严处理!

甘肃要.jpg

近期,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茶叶及相关制品、蜂产品、酒类、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饮料等9大类食品1269批次样品,其中调味品、饮料2大类食品中的12批次样品不合格。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指标不合格、微生物不合格、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其他污染物不合格。

对抽检发现不合格食品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兰州、酒泉、白银、定西、平凉、天水等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督促企业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现将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产品质量指标不合格

(一)标称平凉天源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的黄豆酱油(生产日期:2020-11-22),其中全氮(以氮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二)标称平凉市陇源食品酿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黄豆酱油(生产日期:2021-3-29),其中全氮(以氮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三)标称兰州福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级黄豆酱油(生产日期:2021-1-8),其中全氮(以氮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小知识

全氮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是影响酱油风味的指标。全氮含量的高低,直接反应酿造酱油的品质好坏。依据《食酿造酱油》(GB/T 18186-2000)中规定,三级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全氮的含量应不低于0.80 g/100mL。全氮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着酱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酱油全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发酵工艺控制不到位,或者是稀释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水。

微生物不合格

(一)标称定西康源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酸酸香果味饮料(生产日期:2021-4-1),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二)标称定西康源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酸酸香果味饮料(生产日期:2021-4-6),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三)标称敦煌市中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敦煌神力咖啡(生产日期:2021-4-16),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小知识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不是致病菌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或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四)标称白银丰利德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天池饮用纯净水(生产日期:2021-3-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五)标称甘肃羲和水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1-3-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六)标称陇西县润通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桦林山泉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1-3-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七)标称天水市秦州区众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包装饮用水(生产日期:2021-3-2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小知识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铜绿假单胞菌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健康风险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中规定,包装饮用水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结果均为不得检出。包装饮用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原因,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也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还可能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食品添加剂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问题

标称陇西春园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橙心橙意汽水(生产日期:2021-4-17),其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 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其他污染物不合格问题

标称陇西县南山清泉纯净水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山清泉包装饮用水(生产样日期:2021-3-8),其中亚硝酸盐(以NO??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