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张掖市各级妇女联合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巾帼扶贫车间”建设,作为妇女增收致富、创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农村妇女技能培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贡献巾帼力量。
01、建基地+建车间,辐射带动促就业
各级妇女联合会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实际,积极引领农村妇女发展种、养、加等特色产业,并选择妇女参与面广、经济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开展“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培训项目倾斜等措施,加强服务指导,扶持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
张掖市妇女联合会争取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巾帼扶贫车间”奖补资金81万元,扶持建设甘州区柏杨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7个“巾帼扶贫车间”;争取甘肃省妇女联合会项目资金12万元,扶持建成高台县绿萌高原夏菜种植妇女专业合作社等4个省级“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采取“基地+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示范引领带动近万名妇女积极参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有效提升了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丝路绿洲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巾帼扶贫车间”生产基地,100多名妇女在忙着采摘西蓝花,加工场院里30多名妇女在给采摘的西蓝花剪叶、装箱。近年来,该公司流转临泽县湾子村、墩子村5000亩土地,建成西兰花拱棚和露地错茬的种植基地,产品远销港澳、深圳等沿海城市和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该公司就近吸纳妇女600余人在基地务工,带动50多名妇女成为产业工人稳定就业,每月固定工资3600元左右,不仅促进了农村妇女就近务工,而且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实现公司农户“双赢”。该公司还在市、县妇女联合会指导扶持下成立妇委会,建设“流动妇女之家”,为公司外来务工妇女提供实实在在的关爱和服务。
02、强培训+赛技能,提升素质促增收
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基地(车间),以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特色养殖、手工编织、电子商务等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达120多期,培训妇女1.5万多人次,着力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队伍,用好妇女力量、发挥妇女作用。
同时,依托基地开展富有特色、从业妇女喜闻乐见的劳动技能竞赛,突出活动特色,提升参与率和受益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为基地(车间)发展凝聚向心力。开展以比规范管理、比经济效益等为内容的最佳业绩奖、勤奋敬业奖、道德风尚奖等评选表彰,动员和激励从业妇女提高生产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高台县绿萌高原夏菜种植妇女专业合作社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1500亩,组织动员430多名妇女就地务工。同时,基地每年为农村妇女提供培训、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年培训妇女41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妇女可持续发展能力。
03、树典型+送温暖,社会责任勇担当
以“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巾帼扶贫车间”为引领,培养壮大巾帼致富带头人队伍,涌现出韩小琴、姚艳玲、张瑜、樊彩霞等一大批巾帼创业带头人,她们在广阔平台上,展现出别样的创造活力和靓丽风采。
组织巾帼致富带头人积极开展“大帮小、富帮贫、强帮弱”等结对帮扶活动,为周边妇女群众提供科技、营销、信息服务。结合春节、三八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单亲母亲、残疾妇女、患病妇女等社会困难群体和女职工关爱活动。把文明家风培育作为基地(车间)思想建设的重点,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家庭成员)”“美丽庭院”等典型的评选表彰,积极倡导夫妻和睦、孝老爱亲、科学教子、勤劳致富的文明风尚。来源:金张掖妇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