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下身子勇上一线,担当责任尽心竭力。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埋头苦干,他们日夜坚守,他们逆行而上,自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吹响以来,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80余名协管队员积极响应号召,按照防疫工作部署要求,纷纷走上一线防疫岗位,他们的身影出现在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
他们主动请缨,逆行向一线,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从清晨到日暮、从寒露到霜降,每一位协管同志都勇于担起组织交予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他们身兼数职,既是安全守护员、政策宣传员,又是文明劝导员、采购消杀员……
是女战士也是贴心人
蒋婷,是一名90后协管人,去社区报道的第一天她就发现了问题。她负责核酸监测点的秩序维持,她发现现场每次打开健康码的过程比较复杂而且耗时甚至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根本不会打开健康码,大大影响了核酸检测的工作效率,心思细腻的她马上把方向放到了帮助检测人员提前打开健康码上面,从前到后、来来回回,她不断地在队伍旁重复“请大家提前打开健康码,方便通行,快速核检”,遇到老人,或者带小孩的,她总是提前帮他们申请好健康码,不仅检测的效率提高了,后面发牢骚的人也少了。“大姐您好,请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不能扎堆”,“大爷您好,请佩戴好口罩,现在是非常时期,您自己也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是母亲也是战士
她是一名普通的协管队员,也是一位一岁孩子的母亲。随着疫情的突然到来,她第一时间响应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一大队党总支的安排,前往居住所在地的社区(白银路甘家巷社区)报道,成为了一名下沉社区协助抗击疫情的勇敢战士。
但是没有人知道,姚丹,是一个带着一岁小孩的单亲妈妈,队领导考虑到她的困难,想安排她作为内勤在办公室值守。但她坚持要到抗疫一线去,她的理由很简单,她说自己独自带着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在生活最艰难、最无望的时候,自己走进了这个充满有爱互助的大集体,虽然自己不是党员,但在这里的时光让她感受了集体的温暖,她每天看着年过半百的老城管队员,为了让我们生活的城市家园变得更整洁美丽。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干着苦活累活。在当前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情况下,她说:“现在是我们的家园生病了,我作为集体的一员,有什么理由不去一线?我必须去第一线,去守卫家园,去战斗,将来这段故事我要讲给孩子听,我要做孩子的好榜样,让他成长为像城管人一样的战士。”
在社区一线,每天都会面临新情况,领受新任务,有时是挨家挨户上门摸底、登记、宣传,有时是到核酸采集点维持秩序、提供帮助,有时是到设立的出入口去值守……不顾什么工作,她只要接到任务,就尽全力完成好。她一方面要照顾孩子,一方面要开展工作,在岗位上坚持这段时间,她从不喊累,队长多次打电话关心她生活中的困难,她只说我可以,请领导和同事们放心。
是暖男也是硬汉
“面对疫情,很多时候我们是很被动的,但是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去对抗,我们就会取得胜利”这是年轻小伙子刘云晨的一句话。在岗一分钟、尽责60秒,从早上6点到凌晨1点,小刘这样的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却是格外的成熟,三十而立,这时候的他勇敢担当,同所有一线抗疫战士一起,撑起了更多人的天空。
小刘是一名退伍士兵,脱下军装的他,加入了兰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这个大家庭,工作中的他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不是最专业的,但却是会为之倾注一切努力的,把所有工作都当成是单位对他的信任,一丝不苟、保质保量的完成,并始终保持着一名合格军人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在疫情防控战斗中也是如此。小刘负责元森玫瑰园的核酸检测通知事宜。接到社区的通知,从33楼到1楼,楼上楼下,来来回回,挨个敲门,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一栋楼跑下来,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在卡口点值守的小刘,遇到有不理解的居民,他总会耐心劝导,一遍一遍解释,终于成功劝返;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抱着幼儿的妈妈,他总是会上前热心的帮助,在征求其他人同意后为他们开启“绿色通道”;值守中的小刘像是有用不完的劲,总是随叫随到,从不推辞,有始有终的完成每一件任务。
他们,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是城市管理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坚守,让大家看到了城市管理人的责任与担当,无论在城市的哪一个角落,城市管理人的信念不会变,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不会变,他们会以坚守的力量迎接胜利的曙光,因为他们是奋斗在抗疫一线的“硬核城管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