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平凉:万众“艺”心驱疫疠 文旅铁军暖民心

暮霭映深林,清云雁南飞。

晚秋初冬时节,本该是登高野游,尽享天朗气清之时。

“寒风急、疫情紧,如大敌来侵,党政军工商学齐动员,防疫情坚守第一线,就筑起那铜墙铁壁保民安。”——正如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民间职业剧团工作委员会委员、平凉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蒲虎勤在抗疫戏曲作品《战胜疫情歼敌顽》中所唱。

疫疠骤起,安定顿破,民陷困厄,防控在即。

平凉市文化旅游系统广大艺术工作者,用歌声礼赞英雄,用曲艺振奋人心,用画笔诠释感动,用诗歌传递温暖,锻造了一支“听党指挥、文艺为民、作风过硬、能打胜仗”的战疫铁军,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奋勇直前的抗疫春潮。

“艺”心“艺”意 “艺”揽芳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平凉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按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平凉市委、市政府部署,步调一致、迅速行动,发动全市文艺工作者全面开展艺术战“疫”创作,构建文艺作品“云推广”体系,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音乐、戏曲、绘画、书法、诗歌、舞蹈、剪纸、快板、楹联、春官诗……各艺术门类抗疫主题作品春笋般涌现,描绘了一幅众志成城、披荆斩棘的动人画卷。

平凉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平凉市博物馆的“线上博物馆”、泾河艺术剧院的“泾河大戏台”、市图书馆的“线上图书馆”、市文化馆的“文化大舞台”、微游平凉的“网上看平凉”五大特色宣传平台,推出了《平凉市文旅五大平台联合吹响战“疫”集结号》《平凉文旅人“战疫”剪影》连载专栏,全方位推动文化事业普惠于民提档扩面,立体式展现平凉文艺战疫丰硕成果,多角度呈现文化旅游人同心奋战的昂扬精气神。

截至目前,在平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网和“平凉文旅”官微、头条号、百家号、澎湃号、微博等政务新媒体平台已发布各类战疫信息400余篇次,平凉文化旅游官方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共发布视频80多个,阅读量达100万余次。

平凉文化旅游人现在和将来,都会满载百姓的文艺期许,陪伴人民奔赴下一场艺术山海。

“艺”马当先 “艺”片丹心

平凉市文化和旅游局干部主动发挥“艺”技之长,歌声为枪、笔锋为矛,为战疫聚力,向坚守致敬。

“当我转身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用生命诠释忠诚,创造人间奇迹的前行。”“无悔的选择,永不言败,平凡的人生,照样精彩。”平凉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平凉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陈路亚在原创歌曲《背影》和《捧着一颗心来》中深情歌唱,赤诚礼赞一线万千白衣战士和无名逆行者。

“生活中,并没有白马银枪的英雄和身披斗篷的超人,多是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平凡人。在困难面前选择站出来,比多少豪言壮语都强。”公共服务科青年党员马元雄在抗疫纪实文学《帐篷内外有平安》中这样写道。

灵台县文化和旅游局多名干部创作抗疫歌曲《中华英雄》,原创戏曲作品《战胜疫情歼敌顽》、散文《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纪实文学《这个十月不太冷》、歌曲《请战》、眉户《战疫路上不彷徨》、舞蹈《平凡之路》《最美守夜人》……

王顶和、高丽娟、郑平生、张珂、陈亮、柳金池等美术工作者,以国画讲述战疫故事,讴歌抗疫精神;何霞、赵娟的“非遗”剪纸作品,吕艳丽的树叶签《甘肃加油》系列作品,灵动再现了全民抗疫的生动情景;《抗疫“八段锦”》既能宅家科学锻炼身体,又能疏解烦闷情绪;诗歌《我们守候》《等待春天的号角》用文字传递真情,让翰墨温润心田……

一系列炽热滚烫的作品,犹如星星点点耀动的萤火,在阴霾中闪烁希望的光辉。散是群星闪耀,聚是火炬雷电,无论长夜如何漫长,迷雾多么深重,必将撕裂暗夜,刺破晦暗,放射出瑰丽夺目的前行霞光。

独树“艺”帜 别具“艺”心

午夜里白衣天使忙碌的背影、飞雪中公安民警挺立的身姿、黄昏下值守志愿者坚毅的眼神……一幕幕动人画面纷纷转化为一个个鲜活出彩的作品。

“联防联控最关键,学习武汉好经验,病毒来临莫胡串,宅家就是做贡献,来平就把核酸检,别给国家添麻烦……”平凉市泾河艺术剧院演员袁冬、李斌、张磊、王洁、吕玲等纷纷创作快板、陇剧、秦腔、眉户剧、民谣、打油诗等多种颇具新意的抗疫作品。

华亭市曲子戏演艺中心、崇信县龙泉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庄浪县秦剧团等全市所有文艺院团整装出阵、全员出战,创作了丰富多样的战疫作品,用喜闻乐见、直抵人心的曲艺形式宣传防控政策、激励大众信心。

一部部缤纷多彩、饱含深情的战疫作品喷薄涌现,一曲曲凝聚人心、播撒大爱的冲锋号角激荡崆峒山河。

独当“艺”面 “艺”见如故

崆峒山大景区、海寨沟旅游度假区等众多景区(点)纷纷上线了“云游赏景”模式。

平凉市博物馆推出了“疫情防控线上文艺之旅”——《平博展览在线观赏:“砚池沉香”兰州市四馆馆藏清代书画精品联展》《平博珍藏在线鉴赏》《平博社教线上参与活动》,足不出户尽览平博艺韵馨香的文萃珍华。

“市图书馆开设了‘线上图书馆’,通过《云图有声》《好书推荐》《平图讲坛》等专栏,持续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我们还开展了‘阅读战疫’‘小记者·以书筑梦’‘书香伴成长’等7项线上阅读活动,《奕璇阅读》等3项有声阅读活动,携手广大读者通过阅读传递爱、生命与战疫力量。”平凉市图书馆馆长马小东娓娓道来。

平凉市文化馆联合平凉市美术家协会,开展了“抗疫美术、剪纸作品网络展”;平凉市美术馆推出了“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崆峒雅集》——全国书画名家走进平凉美术书法作品线上展。

文化旅游人“艺”点“艺”滴为民服务,凝聚一点一滴抗疫力量,汇集成为澎湃浩荡的战疫浪潮;“艺”板“艺”眼倾注真情,彰显一板一眼生命大爱,合力谱写振奋人心的陇原精神。

“艺”往情深 耳目“艺”新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华亭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了《“以艺抗疫——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网络展》,华亭市图书馆开展了“微读书”图书选读有奖征集大赛;灵台县的《抗击疫情优秀书画作品选》《“艺”心抗疫·共保平安——抗疫文艺作品展》,庄浪县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快板短视频展播》《“以艺抗疫”抗疫题材美术作品展》,静宁县的《以“艺”抗疫·静宁文旅在行动文艺作品展》……

异彩纷呈的线上文艺展,颂抗疫精神,为时代画像,深情赞颂最美逆行者,生动讲述一线感人事迹,热情讴歌社会各界甘苦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艺”腔热血 “艺”碧千里

“艺”生所求,只为人民所求。

人民对美好文艺作品的需求,就是平凉文化旅游人的奋进方向。

截至11月10日,平凉市文化旅游系统文艺院团、书画院、美术馆、文化馆等文艺工作者和广大民间文艺爱好者,共创作各类抗疫主题文艺作品近200件。

其中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22篇、原创抗疫歌曲7首、戏曲唱段30首、快板12首、书法篆刻作品23件、美术作品35幅、诗朗诵12首、舞蹈作品4个、非遗剪纸21幅、器乐演奏6首、春官诗8首、MV影视作品10部、摄影作品8件,通过市县区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和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后,累计点击量达200万次以上。

“艺”笔勾绝疫霾晦暗,“艺”扫而尽心头尘埃。

正如蒲虎勤在《战胜疫情歼敌顽》中所唱:“党中央领导咱歼灭新冠肺炎疫情,党爱民、民爱党,爱国心、报国志,汇聚起战无不胜力无边,战胜疫情歼敌顽,再看那海晏河清中华康安!”

平凉广大文化旅游人将坚持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心、以线上陪伴慰藉心灵、以艺术抗疫弘扬精神,勠力同心、坚韧前行,用艺术热量为打赢陇原防控攻坚战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彰显200多万平凉儿女必胜信念,展现陇原精神、陇原力量、陇原担当,凝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强大精神之源、磅礴文化之力。

愿疫去春来,万户平安,百事都如意

阅尽交响丝路无边风月

行遍如意甘肃山高水长

甘肃!必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