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栖云北路社区充分发挥“聚合”功能,依托社区社会工作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优势,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携手多方力量,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字当先,聚集合力打造疫情防控“聚能环”
“请扫码并出示健康码!登记进入,谢谢!”11月12日上午10许,当记者进入栖云北路社区万象公馆小区时,志愿者提示记者依次扫“小兰帮办”码,并出示了健康码。“在栖云北路社区,辖区72个楼院设立疫情防控卡口点72个,设置党员先锋岗72个,成立党员突击队1支,社会志愿者77人,退伍军人30名。”社区工作员火娅冰告诉记者,小区卡口点的任务就是当好“守门员”,对进出人员做到“四查一量”,严把疫情输入关口。
栖云北路社区党总支充分依托“社工委”,通过多方动员,积极联系辖区驻区单位,根据社区工作需要对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各种资源进行有力组织整合,形成社区党总支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居民参与的工作体系,凝聚起党建引领强大合力。
“以‘社工委+物业管理+党群防疫先锋队’的工作方式,整合社区资源和工作力量,不同区域,分类施策,切实加强社会面流动性管控。”栖云北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金玉琴告诉记者,社区成立的三支疫情防控劝导队,不定时、无死角对辖区内进行巡逻,劝导群众居家不外出。同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社区有序开放各小区周边的水果、蔬菜、面点、综超等民生必须的经营场所,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心”字为要,力求实效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据了解,栖云北路社区目前有51名解除集中隔离居家健康检测人员。为了贴心服务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栖云北路社区成立人文关怀组,每天通过微信、电话讲政策、讲规范、讲流程、讲关心、讲感情,时刻关注被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心声、困难和对家里人的牵挂。
据悉,栖云北路社区自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来,实实在在解难事、办实事,极大地增强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疫情防控中,社区组织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开展进网格、进小区、进楼院、进家门“四进”活动,将“社工委”“爱卫会”“公共委”委员分配包抓18个网格,通过现场查看、交流座谈、入户走访等方式,围绕基础设施、文明创建等方面,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召开“社工委”会议,彻底解决一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儿,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凭借“小网格”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排摸发现各类问题127个,各共建单位党组织认领问题清单127项,办结问题95项。
“对居家检测人员,我们提前一天根据其需求清单,为其购买蔬菜、水果、米面油等主要生活必备物品;及时听取个人诉求,由网格员、志愿者等做到上门服务。”城关镇党委书记金祥告诉记者,社会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通过微信群,分早中晚三次视频,与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对话,用心服务、精细化服务。
疫情发生后,社区社会工作委员会成员迅速驻守到18个网格,及时掌握网格内人员流动、疫苗接种、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深入辖区14个核酸检测点位完成三轮11万余人的核酸检测,并对51人集中解除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的管控人员及时提供人文关怀,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协”字凝心,提升服务组建“三员”党群防控体系
自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全面启动以来,栖云北路社区“娘子军”深入“疫”线,哪里需要她们就出现在哪里,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金玉琴告诉记者,社区依托微信群、QQ群平台转发信息2000余条,悬挂横幅60余条,逐户发放告知书14000余份,小区、楼门张贴各类通知公告3000余份,辖区30余个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社区现有三个巡逻队在辖区内进行劝导和秩序维护,鼓励群众积极提供来榆返榆人员线索,真正做到全民动员、群防群控。
为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栖云北路社区将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定格在18个网格中,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组建严密的“三员”党群联防联控体系,截断疫情传播渠道。首先是当好“信息员”,社会工作委员会将558名党员干部分配到辖区18个网格,与社区干部网格员结对地毯式开展人员排查,对返榆人员信息进行摸排统计,截至目前共排摸市外来榆人员282人,市内来榆人员1552人。其次是当好“守门员”,社区在辖区72个楼院设立疫情防控卡口点72个,设置党员先锋岗72个,成立党员突击队1支,社会志愿者77人,退伍军人30名,对进出人员做到“四查一量”,严把疫情输入关口。三是当好“安保员”,社区在三次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中,共设置检测点11个,有21个单位100余名志愿者组成“安保员”队伍,有序组织开展检测,三次共检人员是10万余人次。
“力”争标杆,创新创优实施“四大行动”
为更好的对社区治理各项“疑难杂症”把脉问诊,栖云北路社区党总支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社会工作委员会“四进”活动,给社会工作委员会压担子、交任务,建立起群防群控的网格体系。15名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共包联18个网格,挖掘网格内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两新组织、退役军人等资源,凝聚志愿者500余人,开展“四进”活动3轮次,开展防控宣传劝导3万余人次,征集办理诉求100个。
结合社区工作重点,社区在72个小区开展“敲门、结亲、劝导、拉手”四大行动,织密筑牢基层公共卫生“疫”线防护网、隔离墙。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成立后,第一时间动员协调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网格长及社区志愿者等200余人,通过敲门入户的方式,重点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榆返榆人员进行精准排摸,确保底数清、路径明、可追溯、管控严。还与51名居家健康监测人员、11名尿毒症患者、19名重大病患者结成对子,目前协助为2名患者就医、及时做好生活保障、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同时,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巡逻劝导队,全天候开展巡逻,引导群众戴口罩、不串门、不聚集,形成流动的“红色堡垒”。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