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役军人邸兆青编撰的“榆中县第一部村级史话《黄家庄史话》首发仪式暨阅读分享会活动”在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举行。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高生军、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榆中县委宣传部、榆中县地方志办公室、榆中县文化和旅游局、榆中县图书馆相关领导以及金崖镇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与史话编纂的金崖籍人士、学校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退役军人邸兆青同志是黄家庄村上伍营社人,1952年出生,中共党员。17岁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被连队评为“五好战士”,受到连队嘉奖。1974年退伍后担任大队武装基干民兵排长、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队长,在村委会工作岗位上工作40余年,连任8届村委会主任,连任7届县人大代表。
邸兆青编纂的《黄家庄史话》从2009年黄家庄村作为兰州市第一家申报《甘肃省历史文化名村》工作开始,本史话上限从事物发端记起,下限到2019年12月止,以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为基点,依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从村情渊源、千年回眸、文物遗存等十二方面布局,并在书前选编了部分与史话有关的图片,重点反映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家庄村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变化,全书共38万字。邸兆青热爱国学和历史文化,平时养成采访、收集、记载、研究村里文史资料的习惯。20年来,他不忘入党初心、时刻铭记军人誓言,凭着一腔爱乡之情、退役军人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访千人百众、集成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古稀之年编纂成榆中历史上第一本行政村史话——《黄家庄史话》,为黄家庄村历史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榆中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周学海表示,《黄家庄史话》作者通过辛勤劳动和妙笔生花,全面、生动、真实地记述了黄家庄村的前世今生,史料详实,文笔优雅,可读性强,同时,该书对于传承乡土味道,留住文化之根,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有重要意义。
金崖中学、翠英学校学生代表表示,阅读《黄家庄史话》,浓郁的乡土气息、淳朴的人文风情扑面而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黄家庄村先辈的那份智慧、勤劳、勇敢和忠诚,从而激励我们崇敬先辈,追求梦想。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当继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长大以后为建设美好家乡做贡献。
《黄家庄史话》是一部黄家庄村的发展史,更是一部黄家庄父老乡亲的奋斗史,它的出版发行凝聚着黄家庄村民及所有参与村史编纂人员的一片心血,同时也为黄家庄村,乃至金崖镇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金崖镇党委书记张宏表示将以此次发行为契机,充分利用好史话,广泛开展读史用史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和前辈们的奋斗历程,更加珍惜今天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更加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服务乡村振兴,为家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翻阅这本史话,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字,具有年代感的图片,让读者体验黄家庄村不一样的文化传承,浮现在眼前的是庄严的肃王墓、斑驳的黄家祠堂、古风古韵的老槐树、宛川特色水烟厂、熟悉的翠英学校、整齐温馨的新农村…金崖镇黄家庄村从古到今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演变,被一页页纸张逐字逐句真实记载着。
邸兆青同志将党的初心和使命装在心中,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有效发挥村委会班子带头作用,在岗期间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创新作为,有力调动各方资源力量,通过群策群力带领黄家庄村人民寻找致富路。在他的团结带领下,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乡风文明加速提升,是农村基层治理的排头兵,优秀退役军人之典范。如今,他更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时刻情系群众冷暖,用智慧和汗水浇灌这座古村。展现了兰州退役军人“离军不离党、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宝贵品质和良好风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