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老街新业态,寄托了什么——驻梦五泉老街(上)

五泉山,是兰州的城市底景,是兰州“认知地图”不可或缺的重要地点。

五泉山位于兰州城南皋兰山北麓,是“中华老字号”“中国百家名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jpg

“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的五泉山,既是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处,也是外地游客来兰的必到之地。也因此,多年来五泉山一直承载着兰州文化旅游的集结地使命。

然而,坐落主城区,五泉山景区又因“有景点无服务”被多方诟病,商业服务发展受空间所限。

如今,一个占地5万平米的文旅商业街区——“五泉老街”即将傲然而出,承袭盛世人文繁华,矢志文旅商界传奇!

2.jpg

鸟瞰大五泉规划

打开五泉老街效果图,三横三纵的“大五泉商圈”破影而出。

2021年4月1日城关区政府主要领导携区城建、商务、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联合调研五泉老街,提出将新建项目五泉老街和周边五泉早市、五泉路,火车站西路等市政道路改造结合起来,共同打造成“三横三纵、一广场”的新型文旅综合商业街集群。

正在打造的五泉商业街集群,围绕现有五泉景区,东有五泉下广场旅游文化中心,西有五泉老街、五泉文化广场商业服务中心,以五泉文化长廊、民俗美食街、文化街为主轴,携手市政大坡、火车站西路、五泉路,依托市政道路改造和文化旅游街区重塑,规划打造东至五泉下广场西到市政大坡,东西长800米,南北宽300米的“三横三纵”五泉文旅商业街区集群。

这是一个宏大的构想——

3.jpg

“三横”分别为南街:东起五泉天桥西至市政大坡的五泉文化长廊;中街:五泉老街商业文化街;北街:火车站西路五泉段。

“三纵”分别为东街,五泉下广场五泉路商业文化街;中街:五泉老街主入口五泉老街迎宾大道;西街:市政大坡。

纵街以横街联通,携手构建以立体文旅商业景观,为交通环线的大五泉文旅商圈。

2021年7月20日,城关区政府办公会议将五泉老街周边道路改造,即中街五泉老街迎宾大道列入区政府重点项目要求尽快组织实施,并就五泉山公园及周边整体改造项目与甘肃公航旅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8月2日五泉老街周边道路改造,经城关区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备案并开始施工,拉开了构建大五泉文旅商业街区的序幕。

承袭千年五泉古韵,演绎百年金城文脉。

大五泉文旅商业街区,以五泉山的文化、旅游、历史发展为源流,统一建筑与环境景观,背依兰山龙脉,携手八方商家,打造文旅及休闲城市会客厅,尽现盛世人文繁华,再铸文旅商界传奇!

传承人文繁华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从莫高壁画、魏晋砖画、武威天马、西夏古碑等自然遗产,到始祖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人文遗产,拥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兰州作为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更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富集。

五泉老街未来将承载什么样的文化?

五泉老街的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承载文化符号,增强项目文化辨识度的方方面面,城关区委、区政府三届领导班子,在五泉老街设计建设各阶段均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作为本土品牌的建设单位——甘肃华城集团受政府重托增加投资近亿元,承古萌新将五泉山所传承的文化底蕴与明清建筑风格,融入到五泉老街的建筑中。

五泉老街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示为五泉莲花广场,中街民俗文化商业步行街和800米五泉文化长廊三部分。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位一体组成的文化结构。因此,在项目设计上巧妙地利用莲花元素来充分体现这一特殊的文化内涵。

4.jpg

五泉莲花广场以水景莲花为主题,莲花在儒、释、道三家之中都是圣物,儒家君子七德“仁义礼智信勇洁”,佛家普度众生以莲为舟,道家以莲花为上清冠,各种文化符号在莲花身上都有体现。

此外,五泉莲花广场拟占地10亩的上中下三层结构布局,其中负二层提供给进入五泉山的游客和旅游大巴车辆停靠,负一层为半地下半开放式早市、夜市,地上为水景承托的大型莲花造型和九色鹿雕塑。

5.jpg

中街,民俗文化商业步行街通过五泉早市街道改造形成,两侧所有商铺门头均与五泉山、五泉老街风格一致,设立大型仿古标志性景观牌楼,将原来的马路早市建设成为两边各有8m人行道、中间为9m车行道的新通道,牌楼掩映、宫灯流转、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民俗文化商业步行街。

6.jpg

南街五泉老街五泉文化长廊,作为连接五泉山景区与五泉老街的文化纽带,将丝绸之路沿线及甘肃旅游知名景观,例如儒家以武威文庙为主场景,道家以黄帝问道的崆峒山为主场景,佛家以敦煌壁画为主场景,以微缩壁画、雕塑等形式展示于总长800米的步行街。

所谓都市人文繁华,必须能展示这座城市的文化风格,同时能彰显城市的活力与朝气。

兰州一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打造“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另一方面,在如今“抗疫常态化”新消费背景下,兰州也在积极探寻以文旅产业新模式引领新消费市场。但纵观兰州文旅商业市场的发展现状,诸如五泉山、中山桥、白塔山等旅游景点结构单一且商业配套缺失,导致其不能满足消费者一站式吃喝玩游购的需求。

兰州黄河两岸的文化旅游还并未形成气候。但与此相悖的,却是兰州人民亟待满足的休闲文化旅游需求。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甘肃省共接待游客2.13亿人次,其中2020年兰州全市旅游市场共接待国内游客数4821万人次。而在没有疫情影响的2019年,全省共接待游客3.4亿人次,兰州全市旅游市场共接待国内游客数8210.8万人次。

兰州亿万级客群休闲体验需求亟待满足,而文旅商业发展却暂未成型。

7.jpg

近15万平方米五泉老街的建成,在文化定位、商业定位、区域定位上面,充分发扬了传统文化的优势,更是在商业综合业态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旅游、假日休闲的功能,更突显了商业的特色和兰州的文化,填补了商、旅、文及旅游服务跨界融合的空白。着力打造的民俗美食街、莲花主题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商业步行街、五泉文化长廊,亦都是立足兰州、立足甘肃的。既基于五泉山商圈的地理位置,又结合了主城区消费、旅游度假消费、文化产业消费的特色,非常符合兰州的实际商业需求。

五泉老街承载的文旅使命

2021年12月18日,在甘肃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强省会行动”,这是甘肃首次真正明确提出“强省会”,这意味着甘肃已正式跟进强省会战略。

2021年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以“都会城市、精致兰州”建设为引领,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和老旧空间治理,补齐城市公共服务短板,建设现代化精致城区。作为“新时代·中国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城市”的兰州,要实现跨越目标,要创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自然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

五泉老街项目,坐落于兰州市区内主要的传统文化、旅游、商业片区五泉商圈范围内,由政府主导民营企业投资,在主城区老旧街区棚户区改造中,兼具延伸和丰富旅游景区文化、服务、商业功能,为重塑主城区老旧街区改造提供了可鉴之资。

五泉老街采用双街一广场布局,双街为:民俗美食街,民俗文化商业步行街;广场为:五泉莲花文化广场。

8.jpg

业态汇集夜市、网红打卡街区、兰州牛肉面体验馆、潮流新干线、演艺中心、儿童教育港、火锅城等,涵盖吃、喝、玩、乐、购、住方方面面,新增约3000个就业岗位,将成功打通白银路、南山路、火车站西路、酒泉路及南关什字沿线的商业脉络,形成围绕五泉山的五泉经济产业链。缓解在这个区域内,因为人口密度大、老旧房屋多,缺少大型的文旅商业综合消费服务场所,景区功能单一的兰州文旅景区发展的痛点。

9.jpg

正如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协会会长杨正胜先生所言:五泉老街商业文旅综合体项目,就是本地品牌在这里绽放的基地,将为广大兰州市民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五泉老街及五泉老街周边道路改造,拉开了打造大五泉文化旅游商圈的帷幕,在甘肃“强省会”战略指引下,只有让兰州在工业、文化、商业、旅游、服务等方面全面强大起来,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大步迈进,强大到可以比肩成都、西安、昆明的时候,才能真正带动甘肃的发展。

我们希冀,在大五泉文化旅游商圈的加持下,千年五泉古韵,将再次奏响时代文旅强音!来源:陇上日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