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文旅融合以来法治建设成绩单出炉:制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确定7项重点任务、18个具体项目;制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确定落实10个方面推进措施;制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等17项制度,规范依法行政……
2018年被评为“七五”普法中期评估先进单位;2020年度省文化和旅游厅获得全省法治建设绩效考评优秀等次,3部法治动漫微视频获全省二、三等奖;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推荐为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一、法治护航文旅,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文旅融合以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中央和省委法治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着力打响“法治护航文旅·建设如意甘肃”品牌,创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健全完善普法工作体制机制,圆满完成全省“七五”普法工作检查验收第七组2个市州、21个省直单位“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在2020年度全省法治建设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等次,在“七五”普法中期验收评估获得先进单位,3部普法系列微动漫视频宣传片获全省法治动漫微视频二、三等奖。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2021年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推荐为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二、修订《甘肃省旅游条例》,助力旅游强省建设
2021年7月28日,《甘肃省旅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于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自2012年1月1日施行以来,为保护和合理开发甘肃省旅游资源,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修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甘肃省实际和旅游特色,补充完善了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新业态旅游的内容,增加了旅游安全保障的内容,规范了旅游经营与服务特别是把民宿及农家乐的经营活动纳入监管范畴,细化了假日旅游预报制度和旅游警示信息发布制度等。《条例》的施行,将进一步助推甘肃省旅游强省建设。
三、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服务“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成立“八五”普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全面统筹部署、协调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规划》立足全面推进“法治文旅”建设,把推进全行业干部职工守法、普法作为“法治文旅”建设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文化旅游系统全民守法与严格执法的协调发展。《规划》围绕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局,以普法依法治理助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结合点,守护文化和旅游行业平安和谐,切实主动融入推动黄河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法治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四、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打造法治宣传品牌
创新推出“法治护航文旅·建设如意甘肃”品牌,通过法律宣传手册、微动漫、法治文艺演出、主题日等多种途径开展法治宣传,更好地推进法典精神、法治理念、法律规定在甘肃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宣传形式,建设“法治护航文旅 建设如意甘肃”微网站,以文字、图像、微动漫等全媒体形态,全景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学习贯彻宪法、民法典以及文化旅游法律法规。微网站集中展播《宪法》《民法典》《什么是民法典》《抵制低价游》《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等系列法治动漫微视频原创作品,集中宣传《宪法》《民法典》《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旅游法》等国家法律,系统推送《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旅行社条例》《长城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以及《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搭建了文化和旅游行业法律法规宣传主阵地,强化了行业法治宣传教育,放大了新媒体普法效应,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五、全面建章立制,搭建法治工作“四梁八柱”
持之以恒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制度建设,制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纵深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意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甘肃省直文化和旅游系统《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的实施方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办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关于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办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立法草案起草工作规定》《外聘法律顾问工作规则》等文件,搭建起普法工作的“四梁八柱”,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六、学习宣传民法典,推动法典融入百姓生活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宣传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和原则内容,广泛开展学习培训,创新举措强化普法宣传阵地建设,不断掀起民法典学习宣传热潮,强势推进民法典在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贯彻落实。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通知》,全面部署民法典学习培训、普法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以“法律八进”、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等为抓手,推动民法典普法宣传往深里走、往细里做。精心制作《民法典》微动漫宣传片,并荣获全省法治动漫微视频优秀作品三等奖。筹备“建党一百年·奋进新时代”法治文化基层行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在武威雷台景区开展“民法典进景区”宣传活动,在兰州市雁园路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典亮成长路”——民法典进校园主题活动;与省图书馆、东岗西路街道农民巷东社区等相关单位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持续开展“民法典进景区、进图书馆、进博物馆”“送法进校园·典亮成长路”“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系列活动,累计向群众发放民法典口袋书、宣传折页和主题文创产品20000余册(件),让文旅工作深入人心,使法治理念融入百姓生活、深入群众心中。
七、《文化和旅游法律法规知识百问百答》普法宣传手册方便实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开展,引导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整理出文化和旅游2大类别共计100个法律法规常用知识点,印制成《文化和旅游法律知识百问百答》(以下简称《百问百答》)普法宣传手册,面向人民群众免费发放。《百问百答》旨在帮助人民群众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化旅游法律法规知识,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宣传册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介绍有关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管理、公共图书馆等基础性知识;下篇主要介绍有关旅行社、景区、导游等基础性知识。为了使用和查阅方便,《百问百答》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以简单明了的提问、开门见山地回答、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了一百个关于文化和旅游法律法规常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依法行政常用法律法规汇集》规范依法行政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方便文化和旅游部门、文化旅游企业、旅游者和文化旅游法律工作者了解、学习和使用法律规范,更好地规范行政行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对文化和旅游行业依法行政常用法律法规、规章进行了全面搜索、查询,并予以核对、校验,编辑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依法行政常用法律法规汇集(1-4册)》(以下简称《汇集》)。该《汇集》分为七部分,共收录现行文化和旅游行业常用有效的法律法规文件221件,其中,宪法1件,法律40件,行政法规55件,地方性法规25件,文化和旅游部规章45件,省政府规章16件,党内法规39件。《汇集》的编印,为文化和旅游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了一部全面简洁实用的法治工具书,为提升文化和旅游执法工作者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奠定了坚强法治保障。
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走向大众
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广泛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繁荣行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策划举办“春绿陇原·黄河之滨”文艺晚会,2021年筹备“建党一百年·奋进新时代”法治文化基层行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甘肃省陇剧院排演陇东方言版《两口子学宪法》快板舞;甘肃省话剧院创排小品《错位造访》《你笑起来真好看》、反邪教话剧《魂归何处》,并在全省巡回演出;甘肃省歌剧院为省政法系统创排大型法治文艺晚会“永远的忠诚”,其中小品《红与黑》获得全国小戏小品编剧、导演、表演奖;省曲艺团创排相声作品《法治进行时》、兰州市创排秦腔《廉吏于成龙》、定西市创排秦腔《公民张三》《三喜临门》《许铁堂》、天水市创排秦腔《大秦文公》、平凉市创排法治教育小品《位置》,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为繁荣法治文艺、弘扬法治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甘肃美术馆举办了《强党性、颂祖国、话检察》《翰墨书正义,丹青颂廉明》等普法类书法摄影大型展览。
十、普法依法治理服务重点人群
坚持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查找普法工作的薄弱环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对象,健全宪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命案防控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命案防控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借助驻村工作队员力量,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反家庭暴力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反家庭暴力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面法治意识,提高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永靖县所在的帮扶村组织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家庭”活动,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宣传并积极解答村民有关法律问题,教育和引导红楼村村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旗帜鲜明抵制高价彩礼、婚外情等社会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防范因家庭矛盾引发命案发生。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驻永靖县红楼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以走访为契机,围绕婚恋家庭、酒后滋事、日常琐事、邻里纠纷、欠款纠纷、家庭暴力等命案易发多发问题,深入农户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开展刑法、社会治安、民事维权、土地林权、婚姻家庭等宣传活动。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