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甘肃唯一!临夏八坊十三巷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1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关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公示》,根据公示内容,认定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等55家旅游休闲街区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其中临夏市八坊十三巷上榜,成为甘肃省唯一上榜街区。

1.jpg

关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休闲街区等级划分》(LB/T 082-2021),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工作的通知》安排,经评审,现将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公示如下(按行政区划顺序排列): 

1.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 

2.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 

3.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街区 

4.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金龙旅游休闲街区 

5.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培仁历史文化街 

6.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古城文旅休闲生活街区 

7.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 

8.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街旅游休闲街区 

9.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白桦旅游休闲街区 

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步行街 

11.上海市黄浦区思南公馆街区 

12.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安福路街区 

1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步行街 

14.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15.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平江历史街区 

16.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历史文化街区 

17.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老外滩街区 

18.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 

19.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罍街 

20.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映巷街区 

21.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22.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 

23.福建省晋江市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 

24.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饶州古镇旅游休闲街区 

25.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江南宋城旅游休闲街区 

26.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 

27.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古商城历史文化街区 

28.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29.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德化步行街 

30.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襄阳北街 

31.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 

32.湖南省常德市柳叶湖区河街 

33.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牌坊街 

34.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 

3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 

36.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 

37.海南省海口市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 

38.重庆市江北区大九街旅游休闲街区 

39.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老街 

40.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街区 

4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锦里 

42.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宽窄巷子 

43.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 

44.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 

45.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花巷旅游休闲街区 

46.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临安古城主题特色街区 

47.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慈觉林藏院风情街 

48.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茶马城街区 

49.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秦巴老街 

50.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八坊十三巷 

51.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唐道·637休闲文旅步行街 

5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怀远旅游休闲街区 

5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巴扎旅游休闲街区 

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伊宁市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 

5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幸福路步行街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自公示之日起计算)。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文化和旅游部反映。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并提供所反映问题的佐证材料。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供联系方式;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以便了解核实有关情况。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

邮政编码:100020

联系电话:010-59882070

传  真:010-59882093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2022年1月9日 

东有温州,西有河州,

古时候的临夏称为河州,

它是黄河的上游,

大禹治水的源头,

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

河州城,

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地带,

是历史上沟通中原与青藏

以及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

历史上,

丝绸之路、唐蕃古道、

甘川古道在这里交错伸展,

构成发达的交通商贸网络。

而如今的临夏,

居住着包括回、汉、东乡等十多个民族,

可谓是各种民族风情和

民俗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

这其中不得不说临夏的八坊十三巷。

它如同临夏人们所喜爱的花儿,

成为临夏的一张崭新名片。

2.jpg

史有东 摄

3.jpg

图片来源网络

早在秦汉时期,

中央政权就在河州设县、置州、建郡,

有“河湟雄镇”之称。

“河州八坊”是历史上对河州城外南关一带

回族聚居区的泛称。


一千多年前,

泱泱大唐以其高度的文明和开放的博大胸襟,

吸引大食(今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国的商人

及宗教人士不远万里

来到河州一带经商、传教,

一些人来了就再也没有离开。

历经宋、元、明、清、民国,

回族聚落人口越来越多,

人们逐步修建清真寺、设立教坊,

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

穆斯林聚居区——八坊。

4.jpg

图片来源网络

5.jpg

图片来源网络

多年来,

这里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集市贸易中

建立了和睦友好的传统友谊,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

相互认识、相互学习、彼此尊重,

奠定了民族团结的牢实根基。

正是先民们用理解消除了分歧,

才能在悠悠岁月长河中,

为这里的子孙们留下一片

文化气息厚重的古街民居建筑群。

各式清真寺、民居院落

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于其中,

庄严肃穆,秀丽壮观,

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与实用性。

虽历经千年沧桑,

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恢宏气势和古朴风貌,

形成了八坊乃至河州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也成了历史留给临夏人民的一份宝贵的人文遗产。

6.jpg

王永进 摄

7.jpg

王永进 摄

从2013年开始,

临夏就着手于八坊十三巷的打造,

对原有的瓦房区进行修葺,

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同时,

本着“一巷一特色,一步一景观”的方针

对它进行保护性开发。

让这片瓦房区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焕发其活力。

既保护了民族民俗文化,

又开发其旅游资源来带动更多的游客,

更加提升了街道的品味,

与此同时,也能提高居民们的经济收入。

8.jpg

王永进 摄

9.jpg

王永进 摄

如今,走进八坊十三巷内,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精美砖雕、

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古式建筑、

一件件记录历史的古玩藏品、

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

真切记录着“城中村”变身

甘肃文旅新地标的美丽嬗变。

轻奢馆、美妆馆、咖啡馆

与原汁原味的居民生活、市井风情和谐相融。

文创、艺术、商业等新型业态,

在满足游客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的同时,

为八坊十三巷增添了几多鲜活与惬意。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

这里随处可见多姿多彩的灯光秀,

这些利用现代光影科技,

并融合河州特色牡丹文化的夜游产品,

让游客体验光影与艺术的融合,

现代和历史的碰撞。

10.jpg

王永进 摄

11.jpg

王永进 摄

河,因城而美丽;

城,因河而生动。

步行在夜晚的八坊十三巷,

市民、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走出户外,散步河边,

融入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让临夏市多了一道温馨的市井风景,

也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河州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窗口,

生动诠释着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河州城,

展现着这座魅力城市的活力,

让光影下的景区更接地气,愈发丰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