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2022年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会议由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贤普主持,各县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分管领导、特设股(室)负责人和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市局相关科室、市应急处置中心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全市2021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对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化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指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健全监管机制。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压实监管责任。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充分认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突出工作中心。加强车站、医院、商场、学习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领域的安全监察,切实排除安全隐患,督促使用单位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重点领域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三是推进智慧监管,提升监管助力。要高度重视平台隐患的整治工作,对平台隐患进行“精准式、菜单式”监管,有效提高监管效能,发挥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作用,实现有效监管。四是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万无一失。推动责任落实,坚持依法治特,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推动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属地政府管理责任,守牢安全底线,进一步提高站位,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特种设备使用氛围,牢牢把好特种设备“安全关”。
会议安排部署了近期重点工作。一是持续推进特种设备信息化平台隐患治理。市、县(区)监察机构要紧盯特种设备信息平台隐患,推动全市特种设备信息化平台隐患治理取得实效。二是继续做好燃气专项整治相关工作。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气瓶充装站的监督检查力度。三是开展全市医疗机构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根据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特种设备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医疗机构自查到位、隐患整改到位。四是配齐配强监管力量。按照市一级每万台特种设备至少配备1名A类安全监察员,每个市场监督管理所至少配备2名B类安全监察员的要求,安排组织市、县区监察人员积极参加取证培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