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酒泉市肃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在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上下足功夫,给肃州区村民群众送去文艺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用新时代的昂扬旋律,让文旅的春风,吹遍各乡的每一寸热土。
文化项目谋划在乡镇田园上
近年来,肃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大力实施“文旅兴区”“文化强区”战略,将肃州区的文化项目规划紧密联系乡村振兴,重点实施新东玉源民俗村、黄泥堡裕固小镇及民俗博物馆、天马湖湿地公园、清水河环湖道路等14个文化旅游项目。深入挖掘湿地水域、历史文化、休闲农业、垂钓娱乐、采摘体验等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建设六分西湖、银达红色小镇、泉湖文旅小镇等8个特色乡村旅游点,改造提升果园中所沟一二组、银达六分一组等4条特色民宿餐饮街,培育发展魏晋食府、农耕时代、天乐度假村等农家乐和度假村125家。今年,肃州区文旅局将计划实施大洋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农业嘉年华)一期“丝路农韵”综合管理服务区及“农科博览”嘉年华主体场馆区建设工程,结合“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举办乡村旅游线路、农家乐、乡村旅游景点推介会,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建设将肃州文旅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文化阵地建在农家热土上
近年来,肃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把城乡文化基础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去年累计投资1.8亿元,着力组织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提升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旅游厕所建设工程等一大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巩固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3个,新改扩建乡村大舞台143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48个,修建标准化组级文化室710个,配套文化设施设备950套35000件;建成乡镇(社区)体育健身中心15个,省级体育惠民“四个一”工程实现乡、村、社区全覆盖;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农村固定电影放映点2个、旅游厕所80个。一个个的文化阵地和文旅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在肃州各乡镇的热土上矗立。
文化盛宴送到村民心坎里
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肃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始终坚持扎根农村、扎根村民、扎根生活,积极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旅系统各单位以文艺小分队的形式深入农村,服务村农。一方面,让文艺创作更接地气,围绕乡村振兴,文旅系统干部指导各乡镇编排反映乡村建设新成就和农村生活新变化的文艺节目,组织业务人员定期深入镇村及城区单位进行文艺辅导。另一方面,文化活动更贴基层。年内计划举办桃花节、杏花节等乡村旅游节会徒步活动,乡镇文体旅游节、农民文化体育艺术节等活动;利用春节、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时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计划举办“永远跟党走”合唱比赛、“百姓大舞台”10余场次、戏曲进乡村演出20场次、文化进农家主题阅读活动5期、举办乡村书法摄影图片展8期,通过一系类的文艺活动在“文化育民”上下功夫,在“文化惠民”上见实效,不断将文化盛宴送到村民群众的心坎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满园春色关不住。推进乡村振兴并非易事,抓好农业根基、挺立文化脊梁、借力科学技术等缺一不可,肃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将厚植文化根基,坚守青山绿水,通过推动文化供给下沉、惠民服务下沉,不断激活群众心中的文艺种子,让这些种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来源:秦雯俊(图片为资料图)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