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母亲河畔咥“牛大” 春天清晨的兰州味

  “家乡胃”大概是每一个游子,对当地的某些食物赋予浓烈情感后的代名词,以兰州为例,黄河水穿过这座城市的同时也给了食物别样的灵魂。

牛肉面像黄河一样,贯穿兰州人的生活。杨艺锴 摄

  牛肉面便是这座城市“舌尖上的灵魂”,是刻在兰州人心尖尖上的食物,在兰州有种说法——出了兰州,离开黄河水,即便是做面的材料一成不变抵达外地,也复刻不出正宗的兰州味道。这种“固执劲儿”也延续到了这碗面的命名上:在兰州没有“兰州拉面”只有“兰州牛肉面”。

  老兰州人热衷于一碗“牛头锅”。兰州的清晨是有味道的,牛肉面的香味,从面店开始熬汤的那一瞬间四散弥漫,顺着风散到每一条街道的犄角旮旯,选择在哪个店吃面也不用过于纠结,排队的店大多是面好汤也好。

  有人说汤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大块牛肉、牛骨、土鸡,加上几十种香料,一碗地道的清汤汤底要熬上好几个小时。熬好的汤,汤色清澈。加入牛油或者是鸡油后,调出的汤底开始氤氲成淡茶色,放在窗口跟前的大锅里继续沸腾着,如同恰到好处的鼓点,随时等待和刚出锅的面条来一曲华尔兹。

大块牛肉、牛骨、土鸡,加上几十种香料,一碗地道的清汤汤底要熬上好几个小时。图片来自网络

  在兰州,吃“头锅”成为了一些人享受生活的仪式感之一,老饕们在天色尚未透亮前就开始为“寻味”做准备,一般要是能在早晨六点之前到店里,你差不多就可以做面店师傅的第一位顾客了。据说,早上的汤头要更加鲜美清醇,“牛头锅”也就成了牛肉面中的“佼佼者”,食客的心头好。

  在经历了拉面、煮面、盛汤、舀辣子这一系列流畅的操作后,一碗升腾着热气儿的“牛大”出现在食客面前,吃“头锅”的客人托着这碗面,迅速占领一个空位,“一清(汤清)、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蒜苗、香菜)、五黄(面条)”,牛肉面的元素集齐之后,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牛肉面的元素集齐之后,就可以大快朵颐了。杨艺锴 摄

  第一口汤下肚,再就一口面条,轻轻把蒜苗子和辣子红油吹远一点,再就一口汤,切一份牛肉片,剥一颗白鸡蛋泡进汤里,“肉蛋双飞”的搭配是开启完美早晨的序幕。一碗面下肚,嘴巴吃得油汪汪的,额头和脊背开始微微冒汗,胃里暖烘烘的,索性感叹一句:满福!

  牛肉面对于兰州人来讲意味着什么呢?大多数在兰州的兰州人,每一天都从一碗牛肉面开始;大多数离开兰州的兰州人,踏上故乡的那一刻想的一定是牛肉面。吃面吃的不仅仅是一种口味,渗透进面里的还有深深融进骨子里的情怀,或许这个城市与这碗面本身就是“命中注定”,这个存在超过百年的古老生意,依然在兰州人心中人声鼎沸。来源:凤凰网甘肃频道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