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的第3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兰州市“三社联动”项目试点社区及省级示范“社工站”社会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以残障人士为服务对象,开展走访慰问及心理援助活动,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了解需求,讲解相关救助政策,帮助残疾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个性化、精准化贴心服务。同时,举办保护环境主题活动,提高辖区老人保护环境的意识,丰富老年人生活,共建美丽和谐社区。
全国助残日 真情传递温暖
5月16日,兰州益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城关区桥门社区开展“助残扶残 爱的陪伴”慰问活动,为辖区6户残疾居民送去了大米、鸡蛋等生活物资。
“敲门”入户慰问是兰州益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常态化的一项服务,“阿姨叔叔,最近身体还好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每入一户,社会工作者都与残疾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及社会保障等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诉求,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乐观面对生活,积极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并给他们详细讲解残疾人权益保障、补贴、康复知识及就业等相关政策,对他们的疑虑一一进行解答,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真真切切的送到每一位残疾人心中。
马奶奶今年78岁,听力残疾,由于老伴的病逝对她的打击非常大,因此产生了失落、悲伤、痛苦的情绪,社会工作者了解她的情况后,对她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心理沟通疏导,阿姨感动的说:“太感谢你们社工了,经常来看望我,陪我聊天说话,我一定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生活好每一天。”
此次扶残助残慰问活动的开展,使得兰州益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和辖区残疾弱势群体建立了更为深厚的感情,用真情和实际行动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接下来,兰州益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将持续关注残疾人生活,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助残氛围。
为进一步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营造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让社区残障人士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及社会的支持和关注,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5月15日,甘肃北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七里河区西津桥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暖心助残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关怀。
走访慰问过程中,残疾专干、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及奶制品等生活物资送到他们手中。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大家话家常,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深入了解残疾人目前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状况和困难需求,同时为他们宣传讲解了相关救助政策,社会工作者详细记录,建立了需求清单,以便于聚焦残疾人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精准化贴心服务。
王阿姨是二级残疾,先天性脑瘫,但她每天总是乐呵呵的,王阿姨告诉社会工作者:“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我们都在很努力地生活,不放弃是我们的信仰,微笑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找到更多的希望。现在政策很好,社区对我们也十分照顾,很多补助我们也能享受得上,很感谢社区的关爱和照顾,感谢社工们的热情探访”。社会工作者也告诉大家有困难或有需要协助的情况,可以随时和社会工作者沟通,社会工作者也会及时给予协助。
爱心汇聚力量,真情传递温暖。“三社联动”西津桥社区试点项目,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社会工作者通过暖心助残入户走访慰问活动,充分深挖社区残障人士困难需求,切实解决弱势群体困难,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使其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爱和温暖。同时呼吁更多的社区居民来帮助残障人士,促进社区互助支持网络建设,营造互助、友爱、和谐的社区氛围。
“用心陪伴,用爱引领”残疾人心理援助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在得到不断改善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帮助残疾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残疾人认识到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全国第三十二个助残日来临之际,西固区陈坪街道省级社会工作站福利东路南社区社会工作者服务队特邀心理咨询师李煜老师于5月13日上午在社区开展了“用心陪伴,用爱引领”残疾人心理援助活动。
活动现场,李老师从残疾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婚姻家庭的实际情况着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指导残疾人朋友们进行不健康心理情绪的自我疏导与调节方法。其中穿插了轻松愉快的团建活动和小游戏,让残疾人朋友从大声自我介绍开始,积极加入互动、互助环节。通过互动,让大家意识到作为残疾人更应当积极融入社会,要互帮互助,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来面对各种挫折和痛苦,用舒心取代烦心,同时勉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引导大家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活动结束后,李老师还针对有个性化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
此次小组活动共有10余名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参加,一对一咨询2人,在小组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残疾人群体属于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也很难融入社会。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残疾人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面对生活,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同时呼吁社会加强对残疾人的关注、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残疾人的氛围,帮助残疾人摆脱心理阴影。
保护家园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在前期入户走访过程中小爱社会工作者发现,老人们在外面聊天、下棋时会出现乱扔烟头等垃圾的情况,而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公众的参与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因此,5月17日,红古区平安镇社会工作站联合张家寺社区举办了保护环境主题活动。
活动前期,小爱社会工作者和张家寺社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小区内和沿街商铺进行了保护环境知识宣传以及活动成员招募。大家对本次活动表示热烈地支持,并表示以后一定注意不乱扔垃圾。
活动开始后,小爱社会工作者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介绍,并为大家讲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居民,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什么贡献。在小爱社会工作者讲解了手提袋的制作过程后,爷爷奶奶们就兴致勃勃地开始制作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绘制,小爱社会工作者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图样模板,供大家参考。爷爷奶奶们认真地勾画形状,并进行涂色,哪怕是相同的模板也画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其中一位奶奶“嫌弃”小爱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图案太简单,开始自己创作,将自己喜欢的花草呈现于手提袋上。个别老人因为手抖无法绘制形状,小爱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将自己想要的图案勾画出来,由他们自己涂色。提前完成绘制的爷爷奶奶们也热心帮助别人出谋划策,共同完成作品。
活动结束后,大家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有一位爷爷说“我回去要给我的小孙子展示一下,爷爷自己画的手提袋”。奶奶们说:“以后买菜就提着它,少用塑料袋,保护环境”。大家也纷纷表示希望能多开展活动,他们喜欢参加社会工作站举办的活动。
本次活动提高了辖区老人环境保护的意识,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活动的开展加强了老人们的社区归属感,为社区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