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多元互动 “粽”情端午丨兰州市“三社联动”“社工站”试点工作一周掠影

  今年端午节期间,兰州市“三社联动”项目试点社区及乡镇(街道)“社工站”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整合社区志愿者力量,走访慰问辖区独居空巢老人,为他们送去节日的慰问和祝福。同时举办主题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居民了解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拉进邻里关系,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增强社区凝聚力。

“粽”点关爱 端午浓

  为支持社会组织积极策划实施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微型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具个性化、贴心化的服务,清水街社区快乐5781志愿服务队依托公益创投“小爱管家”项目平台,以端午节为契机,自行策划并组织为辖区独居空巢老人送去节日慰问与祝福,充分彰显了志愿服务团队的社区责任感。

   从买粽子、逐一联系独居空巢老人,到安排如何送、由谁送、由谁记录……一系列细微又温暖的举动,志愿者们在慰问之前就精心地准备着。

  “阿姨,我们是社区的志愿者,今天是端午节,我们过来看看您……”“我们是一支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团队,从日常用药安全、居家用电燃气安全,到用电用水的检修,我们都可以帮您,牌子上有我们的联系方式,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您可以找我们,我们会尽己所能的去帮助您…”5781志愿队在端午为老人送去的不仅是节日里的粽子与慰问,送去的更是志愿者对做好志愿服务的坚定信念。

  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民主合作的社会协同参与机制,逐步释放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实现社区精准化治理、人群精细化服务,是社工引导激励社区社会组织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接下来,爱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继续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精准化对接服务对象需求、项目化运作提升服务质量、品牌化设计增添服务活力,使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向更稳更好的方向发展。

“过传统节 共中国情”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近日,大通路社区联合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过传统节 共中国情”端午节文艺汇演。

  演出在舞蹈《党啊,亲爱的妈妈》欢快的节奏中拉开序幕,铿锵有力,鼓舞人心。随后,歌曲《绣红旗》《丹心向党》《我心中的的太阳》、诗朗诵《最美的人》、舞蹈《祖国您好》、《大秧歌》等节目轮番上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讴歌祖国繁荣富强,展现辖区居民幸福美好生活,让在场居民享受了一场视听文化盛宴。演出结束后,大通路社区“社工委”和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志愿者为辖区困难党员及退役军人、困难儿童送去了粽子、爱心包及端午香包,并致以节日的祝福。

  此次活动的举行,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营造了文明、进步、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也为困难群体献上了一份爱心,让他们真诚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端午粽飘香 邻里情满堂

  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白银路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邀请辖区老年人群体于6月1日开展了老邻居工作室——端午节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关爱和慰问辖区特殊群体,营造邻里互助,和谐有爱的良好节日氛围。

   粽叶飘香迎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一大早,老邻居们相聚一堂,共同编织和佩戴端午红绳,分发新鲜艾草,寄托身体安康的美好心愿;利用糯米、红枣、粽叶等材料,一起制作传统端午粽子,共话邻里情谊。同时,携带成品粽子入户探访残疾、高龄等特殊群体,为他们送去节日的关怀和祝福,弘扬和传递邻里友爱,守望相助的正能量。

  白银路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老邻居工作室”注重打造党建引领下温馨和谐的社区邻里氛围,拉进邻里感情,融洽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使居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增强社区凝聚力。

“乐享传统 共绘端午 绣袋香袭”主题活动

  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历史悠久的爱国文化和孝文化,为此,天庆新城社区联合欣雨星社会工作者,依托“社工站”社邻文化窗项目,策划出以“学—画—作”为主旨的“乐享传统 共绘端午 绣袋香袭”的主题活动。依托社区链接到社会、社区慈善力量兰州农商银行陈坪支行、天庆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治理共同体参与活动,活动中居民参与人数35人,居民社区工作者共绣香囊65个。

  活动前夕,社区工作者、居民、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进行会场布置,抬桌子、搬凳子、挂横幅,备物资,招呼居民,此次活动社工一则旨在学习传统文化,金融知识、中医理疗知识、民族知识;二则旨在走近居民,真正做到1米距离共同治理社区,让服务对象自愿、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共同帮助弱势群体。

  学——学知识。社会工作者链接兰州农商银行陈坪支行工作人员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汤大夫分别为老年居民讲解银行卡使用规范、投资理财风险提示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知识,宣讲银行业“适老化”服务的举措与创新方式,汤大夫积极引导居民群众树立“未病先防”意识,从夏季中医养生知识慢慢渗入居民日常保健,让居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社区服务就在自己的身边。第三个环节设计了“民族团结知识有奖问答”在社区康书记的主持下,活动进入到热烈的高潮部分,李阿姨说:“我看了一页字的知识,今天也用到了,抢答了一道题,获得一个纸巾盒,很有成就感和参与感,锻炼了我们老年朋友的反应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很有意义,感谢咱们社区和社工及志愿者”。社会工作者通过端午节历史人物屈原和伍子胥的爱国情怀、曹娥孝道精神;端午节注意事项;南北方习俗差异系统地学习和回顾了传统文化。梁阿姨说:“这次端午节又学到新知识了,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今天社会工作者老师普及的知识我会讲给我孙子,过节就要知道节日渊源。”

  画——端午涂鸦画布,留下节日作品。10米长卷涂鸦活动中。居民们进行了简单的分工,便开始了描绘,过程中体现了居民间的相互交流合作,通过涂鸦加深对节日的记忆;通过涂鸦建立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涂鸦认识新邻居,改变社区“相逢不相识”的现象。居民们说,我们这个年龄也能绘画,是乐事、喜事。作品出炉后,大家充满自豪感,纷纷表示可以将10米画布挂起来展览。

  作——手工制作香囊,促进沟通交流。端午节戴香包的习俗最富静态美和温馨气息,利用它散发出来的气味驱散夏天的蚊子,因民俗文化的魅力和体验感,做香包活动深深地受到居民欢迎,活动中我们来自农村的牛阿姨一遍一遍认真向大家讲解制作环节,带领“新手”阿姨们制作,画面温馨而美好恬静。做香包是乡村和城市居民的友好互动,是不同环境、文化下的多元化居民间的高度融合,是“社邻家”品牌打造的初衷,建立良好邻里关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