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在学习贯彻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浓厚氛围中,随着建党101周年、建军9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百名优秀退役军人风采展宣传活动。
老兵从未走远!军旗永驻心中。他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他们先发力、带好头,助力重振兰州辉煌;他们勇立潮头担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立新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退役军人。
13、权 凯
权凯,男,汉族,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1991年9月出生。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12月退役,曾服役于武警甘肃省总队。退役后,他先后在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七里河区委组织部工作,现任兰州市七里河区黄峪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兼)、三级主任科员。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3次,被评为“兰州市公安系统先进个人”等,2022年被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报表扬。
屡破要案,他是守护群众“钱袋子”的经侦卫士
2012年,权凯通过公务员考录,考入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工作,他对工作充满热情,敢闯敢干,每每遇到疑难案件都会主动请战,耐心细致的研究分析,加班加点成为常态。负责侦办涉税、涉众及涉银行业案件后,他深知经济犯罪不同于一般的刑事犯罪,涉及较强的专业性且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办案民警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侦查本领,还需掌握大量的金融知识。通过迅速学习金融、法律等方面知识和办案技巧,他总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到案件的“出口”。2013年七里河分局接到银行报案,权凯受理报案后,立即依法开展侦查工作,认真分析研究案情,夜以继日加班工作,全身心投入案件侦破工作,连续奋战112天,经过艰苦努力的追踪侦查,成功侦破了这件极其复杂的案件,挽回经济损失130余万元。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在公安工作期间,他主办案件9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3400余万元,守护者老百姓的“钱袋子”。
任劳任怨,他是爱岗敬业的“螺丝钉”
2017年,他从执法单位一线民警到机关综合部门,从拿“枪杆子”换成拿“笔杆子”,对于他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农村组织领域是他从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盲区”,他多学多问多思多看多动手,多少个双休节假日,都在勤奋学习中度过,《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更是被他写满了标注。他发扬“钉子”精神,硬是靠“挤”和“钻”劲,熟练掌握了农村组织的设置、职责及乡村建设工作标准。在农村组织科工作期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所有数据都达到历届最优;将党员冬训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科技培训相结合,2个月的时间共培训60期2500余人次;不断充实全区村、社区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量,为全区村、社区及“两新”组织党组织共招聘161名党建专干;起草的《村级集体经济现状调研报告》《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下一步全区农村组织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刚成为行家里手,权凯又被调整至区委组织部干部股工作,他一方面钻研政策,与上级和同事反复推敲沟通区管干部管理、年度考核工作等具体细节。在机构改革期间,高质量完成了机构改革任务,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等问题。另一方面做寸步不让的原则“螺丝钉”,严格把握政策原则,注重做好干部职工的政策宣传工作,随时接听接待干部职工关于职级并行政策的咨询,帮助对职级并行有顾虑的同事解读政策精神,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论在哪个岗位,面临什么任务,他都始终铭记党员身份,保持昂扬斗志,发扬“螺丝钉”精神,“钉”得牢、“钉”得稳、“钉”得实,团结同事攻坚克难,做到了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无所畏惧,他是身先士卒的抗疫先锋
2021年10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他被抽调至应急采样小分队,当时,他的女儿才刚刚1岁,且妻子作为街道干部,也同时投入了疫情防控战斗中。任务在前,风险在前,家庭的责任在心中,权凯还是把抗疫放在第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退役军人的优良作风,耐心说服家人,毅然投入应急小分队的日常管理、指令下达、现场指挥、防疫物资及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中。同时,他还担任着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专班七里河区级联络员,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的指令下达、沟通协调等工作,他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以零差错的工作标准当好疫情防控的“侦察兵”,先后多次受到肯定与表扬。2022年3月疫情再次来袭,这次他仍身兼两职,即是区级区域协查专班联络员,还是涉疫风险人员转运专班联络员。两个工作专班24小时不间断运转,权凯同志先后6个通宵工作,且每日睡眠时间均不超过3小时。在高强度、极度缺乏休息的现状下,他克服困难,开启“战时”模式,发扬军人吃苦耐劳的本色,带领专班工作人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