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文旅行业成为受疫情影响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面对跨省旅游“熔断”,文旅市场“外需”不彰、“内需”紧缩的局面,平凉市文旅系统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助企纾困、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推进帮助企业纾困减压,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刺激文旅消费复苏,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文引客、以旅会友,推进纾困政策措施直达企业、落地见效,促进文旅产业恢复发展。
“扶”——加强文旅企业帮扶。落实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政策,暂退比例由80%提高到100%,目前已为全市30家符合条件的旅行社,退还质保金176万元。用好《平凉市鼓励组织引进市外旅游团体来平旅游奖励办法》,正公布兑现2021年“引客入平”旅行社32家,奖励资金80.02万元。建立《重点文旅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库》,向金融机构申报文旅项目12个,目前获批融资2.12亿元。
“让”——组织景区让利游客。今年6月至9月30日,全市所有收费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门票执行5折票价优惠政策,所有景区停车场免费开放。相关文旅企业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推出形式多样的消费券、惠民卡;创新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露营游等“微旅游”“微度假”“云游+导游”产品;各景区、城市街区举办音乐节、啤酒节、美食节等主题活动,打造文旅夜经济活跃区,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稳”——稳投资稳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实施文旅康养重点项目71个,计划投资22.37亿元,截至5月底,新续建项目开工50个,开工率89%,完成投资5.9亿元。崆峒山大景区实施“六大工程”“三项整治”“三个提升”行动,申报崆峒山景区基础设施项目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亿元,完成违章建筑摊点拆除、垃圾清运、车行道及游步道维修、索道检修、票务系统提升、景区绿化等项目,新购景区交通车30辆;市列重大项目泾川瑶池温泉康养小镇9月底完成建设,10月份小镇整体运营;王母宫、龙泉寺、云崖寺等重点景区扩容提质、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良好;发挥“财政+”作用,打造完成崆峒古镇非遗文创体验一条街,持续推进文旅康养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扩”——做大文旅市场蛋糕。一是“扩内需”。平凉市文旅、工会、教育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单位和企业工会开展“平凉人游平凉”活动。二是“引外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营”的方式,与铁路部门合作开通“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品牌列车,每周末发车,持续至今年10月底,有力提升了“问道崆峒·养生平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旺市场”。围绕解决文化体验不足、延时留客不足、消费项目不足等短板,推进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进景区、进乡村旅游点,截至目前共演出122场次,占上半年文化惠民演出场次的20%。出台《平凉市文化旅游网络宣传奖励办法(试行)》,开展“文旅欢歌·唱响四季”系列活动92场次,不断加强新媒体宣传、放大节会效应。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