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关友惠先生因病于2022年7月10日逝世,享年90岁。
关友惠先生山西考察照
关友惠先生,1932年10月2日出生,1949年3月考入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学习,1953年9月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敦煌壁画临摹和研究工作。独立完成临摹品20余平方米,与多人合作临摹大型壁画作品10余幅,如:《第61窟法华经变》、《第165窟法华经变》、《第98窟于阗王后》、《第17窟近侍女》等,大部分作品都达到了甲级水平。
近侍女与比丘
莫高窟第17 窟 晚唐 226cm×312.5cm
关友惠 1955 年
择一事终一生,早在20世纪50年代,关友惠先生便受到感召,来到处于大漠深处的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通过不懈地努力,勤学苦练,潜心探索古代壁画艺术的技法和艺术特点。在莫高窟工作的数十年间,沉心临摹壁画,对莫高窟各个时期的壁画风格和技法了熟于心,他的艺术作品,客观准确地还原出敦煌壁画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法华经变图之一
莫高窟第61 窟 五代 70.3cm×257.5cm
关友惠 1985年
由于其扎实的临摹功底,曾多次受邀参加各大石窟及墓葬的壁画临摹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关友惠先生出任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率领美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潜心研究古代壁画艺术,并多次主持或参与筹备国内外壁画展览,他的诸多作品也曾随“敦煌艺术展”赴日本、法国、印度等国家展出,参加了1985-1986年的日本《中国画展》、1988年的日本《敦煌.西夏王国展》。作品笔法生动且凝练,线条沉着含蓄,形神兼备,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东壁经变画局部白描
榆林窟第4 窟 元代
关友惠 1957 年
1963年,在宿白先生的指导下,常书鸿先生委派关友惠、刘玉权二位画家参加考古工作,自此,关友惠先生开始学习并掌握考古学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并发表了《莫高窟唐代图案结构分析》《莫高窟隋代图案初探》等论文,与他人合作完成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论文,出版图书《敦煌石窟全集 · 图案卷》上、下册、《关友惠 关晋文敦煌壁画临摹集》。文章及著作思维缜密,清晰地将壁画图案及相互关系分析阐释,为今后的敦煌壁画的艺术学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975年冬
关友惠先生临摹酒泉丁家闸5号墓室壁画
笔墨精勤恒自贵,明烛引领率前行。梵音漠海君须记,宕泉三危至此别。关友惠先生千古!
来源:美术研究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