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跟着地名游陇原 | 陇上江南,诗中走来的天水

  地名,是鲜活且广泛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传承。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符号。甘肃的地名,既有彰显刀光剑影中的“武功军威”,也回荡着大漠孤烟里的声声驼铃。微游甘肃特开设【跟着地名游陇原】专栏,从甘肃这些充满汉唐风韵的地名开始,带领大家品读甘肃!

天水篇

从空中俯瞰,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

黄土高原之上,有这样一座城

见证丝路辉煌、佛教东传

孕育羲皇故里、厚重人文

因为“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

而被汉武帝赐名“天水郡”

它便是陇上江南

诗中走来的“天水”

崛起于陇山西麓

雄居于渭河水滨

华夏文明在这里肇始

人文始祖创画八卦悟道

人们总以为她柔情似水

殊不知在这方绿水青山之间

出英雄、出诗人、出故事

大静 摄

它是《蒹葭》中的一滩白鹭鸥鸣

也是丝路之上战马嘶鸣的臂腋

文能韵墨诗篇,武能起业建功

这里不光具有陇上江南的灵秀

文人墨客的古典气息

还兼具着华夏开疆拓土

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两川汉渭水,孕华夏人文

长江流域的西汉水

自北向南纵穿天水南部

而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

则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突破关山天险流入秦川

孕育中华文明的两条母亲河

皆向这颗“陇上明珠”

伸出了她们温柔的臂弯

于是“天水”孕育而成

图片来源:地道风物

千年的沃润

天水快速兴起了农耕文明

并成为华夏民族最初的家园

1958年,大地湾遗址被发现

这座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

残存着八千年前先民们的活动痕迹

亦承载着仰韶文化的发展

史前的殿宇,原始的碳化作物

照亮洪荒时代的文明星河

昭示着华夏最早的农业文明的生发

大地湾遗址

人文始祖伏羲

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

始观天、俯察地、结网罟、兴嫁娶

“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在三阳川盆地绘就一幅天然的太极图

公祭伏羲大典

图/叶吟啸

天水,自羲皇开始

便不断地涌现出了

群星闪耀般的帝王将相

一路向东,入主关中

文明肇启,立业兴邦

东以关山为屏

与八百里秦川隔山相望

南以秦岭为托,与陇南连作一片

西北地接黄土高原

遥望着河西走廊

作为陇关西出长安的第一站

戍卫关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天水这方土地,自出生

便注定有着不凡的使命

张家川牧场

商末周初,秦人来到西陲

自周孝王时起便为周天子牧马

秦人领袖非子因养马有道

受封秦邑(今天水市清水县

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

镇守西垂,抵御犬戎

自此便有了“秦嬴”的称号

天水的沃土滋养壮大了六代秦人

终在秦穆公手上,兵强马壮的秦人

一路攻伐,入主关中,定鼎咸阳

公元前688年

秦人在天水设立邽(guī)县

这是史书记载的中国第一个建制县

因为“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

多情浪漫的汉武帝

为这座城市赐名“天水郡”

自此开启了天水的另一段恢弘故事

在数年征战匈奴的汉王朝历史里

天水成为了河西走廊战争中

戍卫关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更涌现出了诸多英雄人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说的便是秦将子孙飞将军李广

还有另一位名将李信

宣帝年间将匈奴威胁完全解除

西汉时期的天水。图片来源:地道风物

自汉始,李氏在这方土地发展壮大

天水这块宝地的“气运”

也在历代王朝的更迭中不断加持

盛世之后的割据时期

成为天水历史极富盛名之所在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

这里成为魏蜀两国对峙争夺

反复拉锯的主战场和最前线

诸葛亮为光复中原

而“六出祁山”失街亭

收姜维、木门道射张郃……

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韵味悠长

甘谷县,天水传统砖牌坊。摄影/周涛

当李氏唐王朝重走秦人发家路

天水,这座长安城的“后花园”

在“龙兴之地”的光环下

继续沉淀着历史的经纶

积淀出醇厚的自然人文遗产

丝路佛国文化交融

作为丝绸之路的臂腋

天水见证丝路辉煌、佛教东传

中西文明在这片土地交融

公元405年,十六国

后秦皇帝姚兴在秦州麦积山

开窟造像,初期石窟佛像建成

北魏时期,凿石窟蔚然成风

秦州人在青云之半、峭壁之间

用壁雕崖刻的方式,建成了

七千余座精湛优美的泥塑雕像

麦积山石窟

同样在天水甘谷大像山

巨大而又庄严的佛像拔地而起

在武山拉梢寺,巨型的

摩崖石刻佛像已存千年

秦州地界,俨然东方佛国

在伏羲故里,“汉传佛教”

在往后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里

与儒家思想、道教思想一起

构造、丰满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甘谷大像山

武山拉梢寺摩崖石刻大佛

独特优渥的地理位置

使得天水商贸繁荣艺术繁盛

唐宋之际,为巩固西北边境

河陇地区农牧手工业和商业经济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迅速发展

天水成为了西北边贸中心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

“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

宋朝时天水成为了瓷器出口的

重要商贸集散地

中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发展

当历史的荣光悄然褪去

天水这座城遗留下的

还有烟雨朦胧里的人文底色

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珍品——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瑞兽纹和葡萄纹都传递着美好的寓意,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陇上江南载满乡愁

从《诗经》开始

天水在“蒹葭苍苍”中

一直保留着醇厚的极致文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从《诗经》秦风中承载

《蒹葭》的一方唯美之地

到甘泉碧湖,陇上江南

一句诗,便是一幅画

一首词,便是一段史

天水麦积区落日中的翠湖公园。陈治平 摄

唯有秀美的山川风情

才能造就俊逸的诗情佳作

历代名人,特别是文人

像李白、杜甫、朱熹、曹植等

便用诸多的诗词来描摹秦州

“因人作远游”的杜甫

在秦州这片温暖的沃土上

成就创作新高度《秦州杂诗》

可以说,天水成就了杜甫

杜甫也成就了天水

天水的乡愁

交融在山水的江南风景里

凝聚在一道道烟火美食中

传承在一份份非遗手工上

静卧陇东南,《蒹葭》醉陇原

麦积山上烟雨飘逸,佛窟壁立

伏羲庙、女娲祠香火鼎盛

卦台山、仙人崖山水相融

玉泉观、南郭寺槐柏林立千年

大像山、水帘洞佛龛静谧

古建典雅,修竹参天

山青水绿,唐槐汉柏

陇上江南名副其实

武山县钟楼山峡谷。这里不仅风光秀美,还拥有着和麦积山石窟同样璀璨的石窟文化。摄影/薛耀忠

西汉水、渭水千年垂青

孕育出了“兼容南北”的

天水独特美食风味

仅面粉一样,就用的炉火纯青

香酥软绵的叫天水呱呱

柔软爽滑的叫凉粉

香酥可口叫甘谷酥圈圈

口感绵软的叫“燃燃”

天水呱呱

拌过后肉感十足的呱呱。大静 摄

浆水面。onekeys 摄

还有那美味的酸辣肚丝汤

生津止渴的浆水面

以及天水樱桃、花牛苹果

秦安花椒、蜜桃等特产

都成为了最天水的乡愁味道

天水红樱桃。大静 摄

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

传承中华人文魅力

张家川花儿、秦安小曲

特色鲜明、旋律悠扬

天水漆雕古朴精湛

纯手工丝毯精美华贵

汉唐陶艺样式多姿

巫山鸳鸯玉色泽灵动

甘谷麻鞋养生保健

非遗文化在这里绽放璀璨一隅

天水,这片土地沉淀了

太多的历史情感和文化精神

却始终如一的笃行虔诚

从《蒹葭》中走出的一方沃土

到丝路恢弘、千载历史沉浮

再到投身国防建设的峥嵘岁月

天水的记忆始终是在奋进向前

天水市武山县,滩歌旋鼓舞。摄影/周亚峰

皮影戏起源于汉,是秦川之地灿烂的文化瑰宝。图/视觉中国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天水仍以奋进之势戮力向前

作为“甘肃第二大市”

这片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

“陇上小江南”,依然不曾

遗失那份厚积薄发的历史传承

陇海铁路宝天段,这里通车后塌方不断发生,被称为陇海线的“盲肠”。摄影/郑斐元

西汉水与渭河日夜滋养

一首《蒹葭》走进天水的沃土

一段丝路记忆走进一座壁立佛国

历史与现代并重

文化与璀璨共生

当麦积山之上朝阳如沐

天水,是乡愁,亦是崛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