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待“疫”情散去,来兰州品味属于这里的甜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金戈铁马、大漠孤烟、神话传说都刻在甘肃里。

  路过古城钟楼,仿佛还能听到千百年前传来的兵戈交战的回声。

  这样的壮士情怀永刻在甘肃人的骨肉之中,所以当疫情突至,铮铮铁骨般的英雄们抗守在一线,他们日夜的坚守与付出让我们相信,没有一个暗夜不可跨越,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

  待“疫”情散去,再好好地欣赏这片土地上的风景,品一品专属这里的“甜”。

  在兰州这座繁华的省会城市,正宁路小吃街吸引着无数异乡亦或土生土长的热爱美食的人儿。

  待到华灯初上,街巷五彩斑斓的灯,映的这座城格外的好看。

  这里最惹眼的当属“牛奶鸡蛋醪糟”。自这碗醪糟荣登央视舞台后,这里每晚都排着冗长的队伍,总有各地的人慕名而来,只为这一碗热乎乎的蛋奶醪糟。

  即便人再多,胡子花白的马爷也镇定自若,将醪糟放在牛奶中烧开,打入鸡蛋花,并撒上葡萄干、枸杞、花生等。盛入杯中,将这一碗甜,送入客中。

  恰当的醪糟搭配着奶香四溢,口感层次丰富,入口便是满腔的香甜。

  不追求格调高雅的杯碟碗盏,也没有茶余饭后的那种悠闲自得。兰州的甜醅子,更像是一餐饭食,殷实而敦厚。

  甜醅子因其甘甜清冽、味道可口还略带酒香,在炎热的夏日喝上一口,有种说不出来的舒畅,更让人回味无穷。

  且甜醅子还有专属的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足见人们对甜醅子的喜爱。

  俗话说:“高担酿皮灰豆子,玉麦做的甜醅子”。

  灰豆子的制作,是用生长在戈壁滩的蓬草经过燃烧形成蓬灰,而后与豌豆,红枣和白糖碰撞在一起熬制而成。

  在冬天,一碗热乎乎的灰豆子可以用来暖胃,而在盛夏,灰豆子的甘甜也会让人们忘记夏天的暑热。

  待“疫”情散去,我们一同品尝这份甜!来源:知乎城市甘肃运营中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