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刊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新闻报道数量创新高

  信息宣传既是掌握情况、服务决策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影响、提升形象的有效途径。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按照甘肃省文旅厅提出的“信息量就是工作量”的工作要求,向文化和旅游部信息平台积极上报艺术科研信息,不断增强甘肃艺术科研在全国的影响力,也有效提升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在全国的知名度。

  2022年,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按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部署,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研究院信息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和联系艺术科研工作实际,围绕节点、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截至7月,共撰写院内工作新闻报道24篇并刊登于甘肃省文旅厅官方网站,其中5篇新闻报道还被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选用刊登,在西北五省区中名列第一、全国排名靠前,充分体现了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2022年上半年扎实有效的艺术科研工作。

  2022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在“科技成果专栏”刊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相关稿件5篇:

  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1月29日刊登新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揭牌成立》。文章强调,机构名称的变化体现出规模大、社会责任大、“作品要比机构大”、“人才比领导大”四个新特点,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将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领导下,努力为甘肃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搭建大平台,唱好重头戏,1月29日刊登新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携秦腔<潞安州>精彩亮相2021年中国—东盟戏剧周》。2021年12月29日,由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策划、定西铁堂演艺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秦腔甘肃派濒危失传剧目《潞安州》精彩亮相第九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

  练就宽肩膀,提升组织力,2月28日刊登新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举办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培训会》。培训会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信息处主办,由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牵头,科学谋划部署,有效协调各单位,紧抓甘肃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主体责任,疏通堵点,激活全盘。

  走田间地头,守文化沃土,2月28日刊登新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赴陇南市进行国家课题田野调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始终坚持“眼睛向下看、心思向下沉、常走田间泥巴路、常开屋场院落会”的调研方针,于2022年2月12日至19日,组织相关课题组成员赴陇南市开展对武都高山戏、玉垒花灯戏、文县池哥昼的田野调查工作,在推动国家课题研究的同时,加强了研究院与陇南民间艺人、文化艺术工作者沟通的桥梁。

  实现新提升,取得新突破,3月31日刊登新闻《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实现零的突破》。2022年3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2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公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丝路记忆:甘肃多民族传统音乐巡演”成功立项,实现了研究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开创了新局面,绘就了新蓝图。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前身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自2021年12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全院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凝聚共识,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研究成果取得突破。2022年上半年,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紧跟工作实际,把握政治方向,着力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上刊登新闻报道,有效突显了研究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以及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将继续保持高效的工作作风,锁定新的发展目标,不忘初心,在打造甘肃文化艺术高地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研究院信息工作人员也将持续在新闻报道中实事求是,着力体现甘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整体繁荣,实现对外宣传出新出彩,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到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