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兰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局里部署,第一时间安排干部下沉社区,通过“亮身份、明责任、勇担当”,协助社区开展卡点值守、“一扫三查”、排摸中高风险区来兰返兰人员、以及核酸检测等工作。并结合民政社会救助的本职工作,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政策内容,有效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在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忘主业,心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由于社会救助对象经济基础薄弱,抵御突发状况的能力较弱,存在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困难加重的风险。他们仔细研究社会救助对象的实际困难,从政策层面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优化简化工作程序、适当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提高社会救助服务质量等措施,指导县区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群以及在乡镇(街道)办事大厅和村、社区张贴的形式向社会公布社会救助工作热线,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疫情防控期间,新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当月审批、当月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和临时救助金,全面推行“先行救助”“分级审批”等政策规定,中高风险区乡镇(街道)“小额救助”审批权限由800元提高至1000元,临时救助备用金由每个户籍人口的2元提高到3元拨付,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疫情防控而降低。
随着疫情防控时间的延长,本来生活困难的社会救助对象,基本生活难免再次陷入困境。面对困难群众不同需求,社会救助科从细微处入手,指导县区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家庭等为重点,采取电话、微信、视频、入户等多种方式,摸清救助需求底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力纾解疫情对困难群众的影响,已累计向2333户4579名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发放方便面86箱、米面3860袋、食用油1973桶、生活用品326件、蔬菜1833箱,共计59.1739万元。向3038户4877名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发放防疫物资(口罩、酒精、消毒液等)292003件,共计27.3504万元。针对大部分社会救助对象文化水平较低、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主动找政策的能力欠缺的实际,制作了《疫情防控期间民政部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政策问答》视频,更新了市、县区社会救助热线,并通过的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