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放歌,为时代抒情,让陇原文艺百花园更加生机盎然。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甘肃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热切期盼,纷纷表示,要以新气象新作为新面貌,用情用心用力讲好甘肃故事;更要以再出发的昂扬姿态、再攀高峰的不懈追求,创作更多具有陇原气质、饱含甘肃符号的精品佳作,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9月28日上午,天水市西关古城风云广场。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创排的《伏羲八卦鼓舞》在这里精彩首演。
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创排的《伏羲八卦鼓舞》
“作为文艺工作者,理应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院长袁丫丫表示,以戏曲形式展现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进校园等多种形式,深入厂矿社区、走进田间地头、融入校园课堂,丰富百姓生活、传递正能量、讴歌新时代,“是初心,也是使命”。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作为从“三边”窑洞诞生的红色院团,甘肃省歌剧院历经80余载岁月,创演近百部歌剧作品,以其强烈的时代烙印、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以及艺术感染力,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为甘肃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增添了朵朵璀璨浪花。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为人民服务是崇高责任。”甘肃省歌剧院院长李天圣告诉记者,一年来,省歌剧院脚踏泥土采风,埋头艺术创作,进入“高产”季节:原创民族歌剧《呼儿嘿哟》将视角落在南梁黄土塬上,凸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主题;情景合唱组曲《花儿是咱心上话》,融合不同风格的乐器、舞蹈、合唱,破解更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命题”;原创歌剧《不遥远的胡麻岭》聚焦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八年修建历程,深情讴歌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就是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甘肃故事,抒写伟大时代。”
民族歌剧《呼儿嘿哟》剧照
甘肃画院院长王万成告诉记者,近年来,甘肃画院全面实施了“朝圣敦煌”美术创作系列工程及黄河文化主题创作工程,持续推进文艺抗疫,深入开展惠民活动及基层人才联动培养、有效带动乡村振兴文化延伸效应,为甘肃省美术书法创作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将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让一幅幅精品力作成为一张张独具特色的甘肃和中国文化名片。”
第四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兰州展)展出作品
临帖作品网络展、边塞诗词书法作品展、甘肃省第七届“张芝奖”书法大展……连日来,省书法家协会精心策划组织了多个主题展览,还有多个展览“呼之欲出”,书法家们饱蘸浓墨喜迎党的二十大,讴歌新时代。
“十年来,围绕甘肃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部署,甘肃书法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新长介绍道,立足甘肃厚重的书法文化资源,省书法家协会着力打造甘肃地域书法品牌——“敦煌书法”,稳步推进“书法陇军”建设工程,呈现出甘肃书法气象和“书法陇军”气派;同时,通过举办“翰墨扶贫志愿有我”、乡村振兴万件书法作品创作工程等公益活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助“一笔之力”,“今后,还将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用手中之笔,不断延续中国文化根脉。”
“在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我们对党的二十大充满期待。”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赛音说,学院建院70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批可堪时代大任的艺术人才,创演了许多深受人民喜爱的主旋律音乐作品。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经典作品展播
“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重要讲话精神,把弘扬敦煌文化、讲好敦煌故事、繁荣敦煌文学,作为今后的奋斗目标。”敦煌市作家协会主席方健荣告诉记者,近年来,敦煌市作家协会联合敦煌市图书馆等单位,成立了敦煌书友会、朗读会,开展了“著名作家与敦煌读者见面会”、《敦煌本纪》精装典藏版新书发布会、《大敦煌》二十年纪念版敦煌诗歌朗诵会等系列品牌活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敦煌文学创作热潮。
《敦煌本纪》精装典藏版新书发布会,从左至右分别为:叶舟、方健荣、曹建川
“在敦煌,当然是在光芒之下写作,也常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方健荣不仅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出版了《大美敦煌》《敦煌的诗》等20本图书,还出版了《天边的敦煌》《青海谣》等6部个人作品集,先后获得鲁藜诗歌奖、首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黄河文学奖等,“只想为弘扬敦煌文化尽一份心力。来源 :甘肃日报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