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鲜活且广泛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传承。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符号。甘肃的地名,既有彰显刀光剑影中的“武功军威”,也回荡着大漠孤烟里的声声驼铃。微游甘肃特开设【跟着地名游陇原】专栏,从甘肃这些充满汉唐风韵的地名开始,带领大家品读甘肃!
临夏州广河县
广河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
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
历史上广河曾设立过郡、县、城、司等建制,
有过大夏、定羌、宁定等不同的县名。
广河历史建制可追溯到
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
秦国设置陇西郡和枹罕县,
广河县境便归于秦国行政管辖。
西汉时,从枹罕县析置大夏县,
为广河建县之始。
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
先后改名为诃诺城、定羌城、定羌县、
定羌巡检司、太子寺城等。
民国6年(1917年)设宁定县,
1961年更名为广河县,延续至今。
文化底蕴丰厚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于广河县,境内自然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与夏商过渡期典型文化——齐家文化的发祥地,有马家窑文化遗址和丰富的古动物化石遗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有“齐家文化摇篮”之美称。
齐家文化博物馆
齐家文化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齐家文化专题博物馆。共分为“发现齐家”“走进齐家”“精彩齐家”“辉煌齐家”4个展厅,陈列着不同等级的文物及辅助展品。
齐家坪遗址
齐家坪遗址位于洮河西岸,属广河县齐家镇园子坪村。遗址地势平坦,东至台地边缘,西至山岭,南至庙沟,北至二郎庙沟,是齐家文化的命名地,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主要文化遗存。
商贸流通活跃
广河背靠藏区,面向兰州,历来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商埠,早在汉朝时期,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举世闻名的“唐蕃古道”穿此而过,是“甘川古道”的重要节点,明代又是“茶马互市”的一个重要市场,具有“西部旱码头”的美誉,三甲集被誉为“西北第一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视察临夏时曾有过:“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赞誉,广河县就是河州商贸流通的桥头堡。
自然风光秀丽
广河县自然风光秀丽,“新马太”风景区是著名的原生态避暑胜地,水帘洞、广通湖公园也是游人向往之地。
新马太风景区
“新马太”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庄窠集镇境内,景区得名于新民、马浪、太子山3处原始自然景观,是广河县最大的生态旅游风景区,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水帘洞
水帘洞是古太子寺城“八景”之一,位于祁家集镇田家村赵家沟北山山腰,为钟乳石构造。景区由两个景点组成,西边的称为水帘洞,东边的称为筛子泉,一脉相通,东西呼应。
广通湖公园
广通湖公园地处广通河南岸,与齐家文化博物馆交相映辉,形成广河县城一南一北的靓丽风景。园内花草飘香,清波映带,亭台、曲桥、水榭点缀在青草绿水之间,构成了一座典型的综合性娱乐休闲园林。
舌尖上的广河
在广河的民族饮食中,面食、肉食、小吃和饮茶占有突出的地位,也最为人们所称道。
广河的面食制作以小麦、玉米面粉为主。白面做的主要有面条、面片子、水饺、旗花、白面馍等类。玉米面做的主要有馓饭、搅团、囷囷、煎饼等;白面制作的饭,有用自家烹制的酸菜调味而成的浆水饭,有用牛羊肉臊子做成的臊子面;有将面片和臊子分开制作而后烩炒在一起的炒面片,尤以河沿面片享誉陇上。
油炸食品在广河有着特殊的地位,是招待客人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其做工简便,色泽鲜艳,脆酥香甜而最为常见。另外酥馓、馓子、馃馃等油炸食品的制作也非常富有特色,为人们所喜爱。
文化、美景、美食......
无不彰显着广河的神秘和优雅。
这里的山水像一幅水墨画
让人沉醉。
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