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市“三社联动”项目试点社区及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会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开展老年人居家风采秀线上活动,展现居家精神风貌,鼓励老年人健康生活、乐观向上;同时积极主动承担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并对辖区内困难群体进行电话访问,了解身体状况、生活及防疫保障,介入心理辅导等,及时解决居民需求,确保他们身心健康、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颐老乐园 线上相约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一场涉及全国人民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持续进行。坚决阻击疫情蔓延,守护自身和家人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位居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为鼓励疫情期间居民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此次疫情,传递更多的正能量,11月16日—17日,红古区大通路社区联合甘肃兴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线上相约,居家抗疫,快乐动起来”老年人居家抗疫风采秀,共计24人参加。
盼小城无恙,等烟火寻常。海石湾镇三社联动项目点的社会工作者为鼓励居家老年群体乐观向上、健康生活,在居家期间培养兴趣爱好,充实美好生活、提升个人技能,为居家抗疫的老年朋友准备了“线上相约,居家抗疫,快乐动起来”老年人居家抗疫风采秀。
活动相关信息发布不久,就有一群热爱生活的老年朋友加入进来,社会工作者充分帮助发挥老年人参与的主体角色,以线上活动群为媒介,搭建老年人个性与才华展示平台,活动群内,大家纷纷将自己的绝活秀了出来,“xxx作品,勾毛衣”“xxx作品,居家美食”“xxx作品,居家舞蹈”……丰富多彩的居家活动使社工和参加活动的其他老年朋友看到后都忍不住赞叹:“真是太棒了,给你们点赞!”无论是舞蹈、厨艺、绘画、歌曲,还是居家劳作、针线活、浇花、阅读,都充分展现了老年群体热爱生活的态度,向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疫情只是路过,生活还要继续 ,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仍应该坚守本心,踏踏实实过好每天,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用乐观的精神面对生活。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面对抗击疫情这场人民战争,我们共同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静待春暖花开。
疫情防控不松懈、电话回访"不打烊"
疫情的反复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数日居家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疫情期间,困难群体更是需要特殊关注的服务对象。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工作,协同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小爱社会工作者连续开展了“疫情防控不松懈、电话回访‘不打烊’”困难群体电话慰问服务,通过电话慰问辖区内困境对象,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居家生活状况等基本保障及防疫情况。电访中,小爱社会工作者了解特殊群体的身体情况和日常生活需求,同时,及时为相关居民提供心理疏导、防疫知识宣传等服务,确保他们身心健康、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通话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小爱社会工作者从未停止对服务对象的跟踪联系与服务传递。部分居民在通话过程中所表露的在疫情期间关于老人照顾、孩子管教、病患康复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小爱社会工作者将居民的问题与需求进行评估,分类别跟进服务。对于家庭唯一照顾者身体明显不适、老人独居在家、家庭有明显冲突等情况,小爱社会工作者及时与所在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
疫情期间通过电话将特殊群体和社会工作者、社区连结在一起,看似普通的电访服务,有助于小爱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服务关系,同时也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来自社会和社会工作者的关怀与关注。小爱社会工作者的真诚让不少居民对社工日后的服务满怀期待。
小爱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电访服务,让更多的特殊困难群众得到关怀和帮助,更加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更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希望可以将社会工作者的含义深入群众心里和生活中,让百姓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能为大家做什么,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今后,小爱社会工作者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特殊困难群体助力,一起在抗疫防疫的战斗里并肩前行。
关爱独居老人 我们在行动
疫情,让多少家庭分隔两地,有多少思念只能寄予手机屏幕隔空相望,你出不来,我回不去。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长风社区老年人比较多,独居老人是社会工作者尤其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生活始终牵挂在社会工作者的心上,经常的电话问候和入户探访都是必不可少的。近日,谭阿姨的电话又打不通了,社会工作者联系谭阿姨的女儿,她被封在自己家里,也非常着急。于是,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赶紧前往谭阿姨家。
一进门,谭阿姨就哭了起来,她说非常感谢我们能去看她,女儿不能过来照料,她的手机坏了打不出去也接不了电话,最主要的是天然气打不着火了,她都不能做饭吃。看到谭阿姨安然无恙,大家总算放心了。社会工作者将谭阿姨安抚住,给她女儿打电话过去报了平安。
志愿者朱师傅检查了谭阿姨家的天然气,没有气了,水电也不多了,为了保障老人这段时间在家里的生活,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老人购买了天然气和水电。再次回来时,老人的脸上多了几分安心和喜悦。
老人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就是一部很多年前的老年手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检查后发现,手机电池已经不能用了,也就意味老人的女儿无法与母亲联系,老人也不能将自己的情况及时告知家人或社会工作者。
第二天,社会工作者再次来到谭阿姨家,给她带来了一部爱心人士捐赠的手机,谭阿姨很紧张,说她不会用智能手机,怕弄坏了。社会工作者耐心的教谭阿姨接听和拨打电话,一遍遍的尝试和摸索,不断的鼓励和引导,手把手地教怎么滑动屏幕解锁,终于,谭阿姨能独立给女儿打过去电话了。电话那头的女儿异常激动,母女都非常的开心。听到女儿一声声无法用更多语言描述的感谢,作为社会工作者,看见老人从害怕使用智能手机到克服心理障碍变得更自信了,看见老人的女儿从担心母亲到现在终于能跟母亲联络上的安心,看见受助对象由对生活感到无助和抱怨到现在由衷的微笑和与社会工作者的轻松相处,大家的生活更好了,社会工作者其实不仅仅是在助人,同时,也是在自助,对自我价值和生命的实现和救赎。
“一叶不足以密林,一鸟不足以繁音”,关爱老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下一步,安宁西路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将继续守护辖区老年人,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老有所靠,感受到支持与爱;让有热心有能力的老年人成为热心帮扶的志愿者,老有所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自我实现,实现社区居民互助互爱的良好循环,从“点对点”开始,实现“手拉手、心连心”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