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张掖市博物馆精品铜器欣赏

  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铜器数量众多,造型丰富。而每一件器物都呈现不同的风采,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战国兔首形铜当卢

  马首面额饰件,上大下小呈兔首正视形状,青铜皮质地,正面鼓凸、反面凹进,模印纹饰,首部为圆点涡云纹,下颌部为凸面免首纹,两耳竖直宽延,延伸至中际,两眼突圆。

战国云雷纹铜鉌

  椭圆形,敞口圆唇,短颈鼓腹,颈下有两个小环形纽,腹部正中有一对稍大的环形扳,腹部饰 “S”形云纹,间以凸弦纹,其下饰三角纹一周,三角内填以云纹。

战国铜立鹿

  伸颈作鸣叫状,鹿角作四个环形延至背部,四肢前蹬,身体作后倾态,双目圆睁,两耳向后,脖颈下垂平行纹鬃毛,范铸中空,腹下开缝。

汉铜弩机

  青铜质地,长条形状,由弩郭、弦牙、扳机、悬刀、望山几部分构成,郭体平面由大小长方孔和半圆形凹槽组成。用以安装弦牙、扳机、悬刀和望山,弦牙、悬刀用以固定弓弦,望山用以瞄准,扳机用以发箭。

魏晋莲花铜吊灯

  青铜质地,器表泛绿锈,整体铸造成而成,灯碗如莲花苞,纹理清晰,在桥辐外端铆接有六个薄片莲瓣,莲瓣上凹下凸呈弧形匀状向四周展开,整个器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美观古朴。

元代铜金刚杵

  黄铜质地,中部细柱状,两顶端棱柱略实,两端粗圆,整器似亚铃形,两顶端棱柱略实,两头分别为八根伞骨架边接中轴,伞骨下有略细直柱下支于圆形莲座之上,柱中饰高雕兽头,莲座下是四个突出的佛头像,中腰部以一扁形柱础把两端相连接。

明蟠螭纹铜镜

  青铜质地,铜镜镜面已锈蚀,背面正中有圆形钮。镜背面主体纹饰以凸起的条环形内廊相隔分为两种;近圆钮处为四等分的联珠纹饰,内廊外与外廊内侧间以四乳钉为间隔饰以蟠螭纹,联珠纹外侧及蟠螭纹两侧间以斜线纹作为附纹饰。

明双龙耳套环铜壶

  黄铜皮锻造,高领撇口,溜肩鼓腹,喇叭形高圈足。唇口有两道凸弦,颈部有一对螭龙耳,耳内套环。

清魁星点斗铜造像

  黄铜质地,俗名“魁星点斗”,造型为魁星,赤裸上身,呈赤足奔跑状,右腿直立,右脚踩于鳌头之上,左腿鸾曲于后,头部两侧各有一矮突猗角,脑后有“山”字形火焰。

清龟鹤千寿铜烟瓶

  铜质圆雕铸造工艺,由龟和鹤两部分组成。下为神龟,上为仙鹤,衔一枝寿桃,桃枝一端作烟嘴,背负灵丹药葫芦,葫芦身部上侧穿凿一圆孔,为装烟丝所用。

清诞生佛铜塔

  紫铜皮捶揲,分段焊接而成,由覆盆基座、莲花高台、覆钵塔身、七层相轮塔颈和盘状塔刹宝顶组成,覆钵开一佛龛,诞生佛立于龛上的覆钵肩部,裸上身,眉间有白毫,带项圈,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覆钵塔肩有七个铺兽衔流苏垂至腹部。

清景泰蓝铜炉

  带盖,直口折沿外展,直颈内收,宽肩鼓腹圜底,铜质。肩部有卡固的一对衔环兽头,腹底有铜钉固定的三个兽头象鼻足,掐丝工艺。盖为半球形,上饰镂空宝云、如意云朵纹,顶端有圆孔器口饰“工”字连续纹,颈部蓝底红、蓝圈点纹,肩部饰二道红弦纹。

清景泰蓝瓶

  铜胎直口浅折沿,口内镀金黄铬,颈部呈弧形,高颈内收,丰肩弧腹下收,浅钵底座。纹饰层次分明,掐丝工艺技法。口沿至肩部为如意云头、缠枝花卉、芭蕉叶、瑞果的组合图案,腹部纹饰为“万寿福贵”、“万”字纹底,各色牡丹、桅子花艳丽繁茂,寿山石突兀耸立,座底为花卉、瑞果组合图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