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多次对文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全市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水平,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金昌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金昌市博物馆和金川区镍都开拓者纪念馆在年度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等次。荣获石窟寺专项调查全国先进个人1人、省级先进个人1人,荣获全省文物系统先进个人1人。金昌市博物馆创作的《文物说文明》荣获金昌市第四届公益广告创意大赛一等奖。
永昌县明长城毛卜喇段 图/刘忠文
保护第一,文物治理能力实现新提高
坚持保护第一,是做好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金昌市委、市政府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县、区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市、县、区文广旅局加挂文物局牌子,市、县(区)、乡镇、文保员四级网络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制定了《金昌市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方案》《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3个,专项法规1个,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支撑。文旅部门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持续开展文物安全、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等专项行动,会同发展改革、招商、住建和自然资源等部门严格工程建设领域审批,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文物保护事业协调发展,全年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
长城文化展示中心
科学保护,文物保护研究取得新成效
完成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遴选工作和全国古代名碑名刻专项调查,开展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情况专项调研2次,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立法调研1次,《金昌岩画调查与研究》课题被纳入2022年度市级科技项目,针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金川区部分长城资源,制作《金昌市文物资源地图》,编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制作安装保护围栏3千米、界桩230根,保护标志碑16块,责任公示和宣传牌35块,文物保护研究取得新成效。
金昌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合理利用,展示利用基础再上新台阶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是新时代的新要求。金昌市政府与敦煌研究院达成了地院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成立合作协调联络工作小组,为加强金昌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谋划合作事项15项。文旅、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527万元,实施甘肃长城文化公园永昌段、大沽政治部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和金昌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等项目5个。投资4331万元的永昌县博物馆开工建设,文物展示利用基础再上新台阶。
永昌县博物馆建设项目效果图
人民共享,让文物“活起来”展现新精彩
全市文博系统利用文物资源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举办了“博物馆里过大年”“聆听古迹之声回望千年珍藏”等特色活动110余场次,引进《张掖大佛寺珍藏佛经雕版展》等临时展览9个,开展馆际交流展览8次。截至11月底,共接待群众241789人次。创作文物抗疫和文物说廉宣传海报3期,公益广告1个,研发文物主题镍纪念币、“三马合一”钥匙扣等文创产品,有效释放文物资源活力,多方位展示金昌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