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庆阳:高天厚土 能源新都

  庆阳在甘肃省的最东端,世界上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雄伟广袤的高原腹地,用亿万年的时光,凝塑出庆阳最厚重、卓然的风骨。没有河西走廊那样名声在外,不如天水陇南般气候宜人,但高天厚土、岐黄故里、周祖圣地、农耕之源、红色圣地、能源新都,一个个小景点小景点却串联起几千年的人文史。

  一座古城,有上千年的历史,可能很多。一座千年的古城,仍然活着,并不多见。庆阳市庆城县的庆州古城正是这样的一个存在,每当周末或者节假日总有四面八方的游人涌进古城,一睹它的千年风采和厚重的历史沉积。有记载说庆州古城乃周祖不窋所筑,4000多年间,屡遭地震战乱破坏,但人们一直居住,从未废弃,且在不断维修、加固,保存下来的古城墙已成为庆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家灵魂。

  庆州古城又被称作凤城,是因为整个城池的轮廓似一只凤凰。城内东西,在莲池汇合,继续向南流去。河岸边的岳王洞养生小镇是近年随旅游开发加快,打造的集休闲、旅游、养生为一体旅游度假小镇。小镇包括庆州府衙、动物园、创客文化、民俗小吃、石佛崖、婚庆基地和知青点、儿童乐园七大片区,未来还将延伸周祖农耕文化和岐黄中医文化两大品牌产业链条,成为庆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靓丽名片。

  周祖不窋的父亲名弃,从小对农业感兴趣,长大之后,能根据不同的土质,种植不同的作物,都获取了很好的收成。帝舜时代,担任农师,教百姓按照他的办法种植各种谷物,使天下富足,功劳很大,舜封弃为后稷,管理农业职务。后稷去世,不窋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和事业,继续管理农业生产。夏太康年间发生宫廷内乱,农业生产一度慌废。不窋离开中原一路向北,到庆阳见土地广阔,水草丰美,四山环绕,两水夹流,既有取水之便,又有高阜可以筑城御敌,更有肥川沃野可供其开发种田,就在此定居下来。教民稼穑,开荒辟地,壮大部落,农耕文明在这里迅速发展壮大,周部族兴衰的基业在此奠定。周祖陵墓静卧庆城东麓山巅千年,“陇东粮仓”的额名号在新时代展现着深厚的农耕魅力。

  根植于深厚的农耕文明,庆阳庆城县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盛产中草药,为传统医学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华夏中医始祖岐伯便诞生于此。公元前2600年左右,人们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探索着医疗经验。岐伯少而神灵,长而博识,先后跟随广成子、赤松子等仙人学习医术,术业有专攻,成年后的岐伯,医学理论和临症技术精湛高超,治病无不奇验。岐伯花费毕生精力研究中医之道,巡游于此的轩辕黄帝,慕名拜访,论医问政,一同探讨中医之道。岐黄论医,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时间最早、最完善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蓝本、奠定了中华医学理论基础,史称绝世巨著。《黄帝内经》作为古代人体科学领域里独树一帜的存在,使庆阳成为中华医学的发源地,有了“岐黄故里”的悠远名号。

  作为中国第二大能源资源大市,庆阳已查明煤炭资源预测总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九成以上,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23%,按照每年生产1亿吨煤炭来算,至少可以开发786年;已探明油气总储量超过50亿吨,能源储量丰富。每年,庆阳油气产量千万吨,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庆阳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政策文件,境内高铁、高速公路、水利骨干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民航线路通达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全国主要城市,区位发展优势更加突出,开发潜力集聚释放。

  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当这座城饱含人文底蕴,春生夏长时,她是麦浪翻滚,碧波万顷,秋收冬藏时,她是苍莽壮阔,烟火人间。塬上房屋,错落有致如诗如画,香包刺绣、道情皮影、陇东民歌,两千多年前,先民用《诗经》记录庆阳,今天人们谱写新的庆阳,继续为她发声,为他欢呼!来源:喜马拉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