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优秀显微图片作品评选结果揭晓 甘肃省博物馆作品入选!

2月20日,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的“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显微图片优秀作品”评选结果揭晓,共评选出20个“最受欢迎作品”。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李娜娜投稿的“一眼千年”作品入选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优秀显微图片。该活动始于2022年3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主办的“析微察异: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显微图片展”,同年6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出,2023年1月11日至20日开展评选。

参赛图片一眼千年(英文名称:One Glance Lasts A Thousand Years)

“一眼千年”作品为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战国青铜豆内锈蚀层状堆积物的剖面拍摄,由内向外,依次清晰可见翠绿色、红褐色、黄色、灰黑色的锈蚀物层层堆积,这也是青铜器内锈蚀物在墓葬环境中历经千年后,缓慢发生化学反应的一个过程。翠绿色为孔雀石、红褐色为氧化亚铜、黄色为氧化亚铜和氧化铜及土的混合物、灰黑色为氧化铜和土的混合物,这一变化也印证了青铜器中铜离子向土壤中迁移时,是以最初的孔雀石的形式逐渐转变为氧化亚铜,最终转变为稳定的氧化铜。样品制作过程:将锈蚀样块镶嵌于软泡沫中,露出待测剖面,在超景深显微镜30倍下,以环形侧射照明方式观察所得。图片中锈蚀物层层变化,犹如古树的年轮,显微镜宛若一双可以穿越千年的眼睛,洞悉了青铜豆历经千年的变幻。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融合,显微分析技术广泛用于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修复,“析微察异: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显微图片展”有众多高校、文物单位和科研院所参与。此次活动有利于传播文物科研的艺术美,激发科研工作者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和兴趣,加强文物及相关材料的微观研究,进一步促进文物的科学认知与保护材料的合理利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