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甘肃“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指南(展览篇)第二季

2023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为扩大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展示新时代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甘肃省各地近120家文博单位围绕活动主题,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采取举办专题性临时展览、流动展览“四进”、学术讲座、馆校互动研学、新媒体平台互动、非遗手工制作、文创产品展示、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了680余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本期观展指南为大家推介15个优秀展览,快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大汉气派——汉代馆藏器物展

(陇东民俗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4月15日—2023年5月31日

展览地点:陇东民俗博物馆

“大汉气派——汉代馆藏器物展”海报

展览精选100余件馆藏汉代文物,以庆阳地区多座汉墓出土文物为主,力求多角度解读汉代历史风貌,为公众了解汉代文化提供全新的视角。

吉金春秋——馆藏青铜器联展

(庆城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2023年8月18日

展览地点:庆城县博物馆

“吉金春秋——馆藏青铜器联展”海报

展览汇集了宁县博物馆、正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精品文物93件,时间上涵盖商周及秦汉时期,器型上包含礼器、饮食器、兵器、车马饰等各个方面,类型多样,数量众多,让公众更加清晰地认识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

汉代出土精品陶灶展

(正宁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0日—2023年7月10日

展览地点:正宁县博物馆

“汉代出土精品陶灶展”海报

灶,造也,创造食物也。古语云:“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作为古代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灶被赋予了远超实用功能的精神内涵,充满烟火之气又不失超脱之韵,伴随古人生命历程的始终。本次展览精选汉代陶灶数十件,让观众透过它们来窥视汉代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赤子丹心——于右任书法艺术特展

(镇原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2日—2023年7月12日

展览地点:镇原县博物馆

“赤子丹心——于右任书法艺术特展”海报

展览甄选三原县博物馆藏于右任书法作品60多件,时间跨度五十载,其作品以书传道,以字含情,承载民族气节,抒写家国情怀,多方位展示了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创作成果,是研究先生书法艺术的至臻史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研究学习的平台。

龙吟正音 西乐合奏——靖远馆藏及民间收藏乐器展

(靖远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6日—2023年7月16日

展览地点:靖远县博物馆

“龙吟正音 西乐合奏——靖远馆藏及民间收藏乐器展”海报

展览以“图文+实物”的方式,共展出靖远县博物馆馆藏及民间收藏的中西民俗乐器40多件/套,以馆藏“龙吟”“松韵”“鹤舞”等七弦琴为重点展品和民间收藏的胡琴、凤凰琴、手风琴等为辅,传承弘扬民俗乐器文化,激发群众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感悟民族乐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故园秋山高 ——刘珺书画展

(平川区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4月10日—2023年6月10日

展览地点:平川区博物馆

“故园秋山高——刘珺书画展”展厅实景

展览展出110余幅刘珺书画作品,其风格清新雅致,立足传统文人精神,兼收并蓄,深受黄公望、八大、髠残、石涛、黄宾虹等大师的影响,集古今笔墨之大成,又得现当代诸多大家之精髓,笔精墨妙,意境恬淡、清幽,构图饱满,既具有内在抽象之美,又有鲜活的生命感受,既有北国之雄浑,又有江南灵秀之美。

山左神笔传 陇右遗墨香——山东·甘肃冷文炜书法作品交流展

(通渭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2023年10月18日

展览地点:通渭县博物馆

“山左神笔传 陇右遗墨香——山东·甘肃冷文炜书法作品交流展”海报

通渭县博物馆携手兰州市博物馆、胶州市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等10家单位共同推出“山左神笔传 陇右遗墨香——山东·甘肃冷文炜书法作品交流展”,萃取各馆馆藏及私人收藏书法作品60余件,可纵览冷公书法求索之经过、墨宝之精髓,此展乃研究冷公书法艺术的至臻史料。

泾水汤汤——泾川史前文化展

(泾川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2023年10月18日

展览地点:泾川县博物馆

“泾水汤汤——泾川史前文化展”海报

展览以泾川馆藏各类史前化石、石器、陶器、玉器等90余件展品为主,通过“史前动物”“泾川人”发祥,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等展览构架内容,同时配套青少年互动教育场景,全面阐释介绍以泾河两岸为中心的泾川史前文化发展脉络。

丹青流韵·墨彩华章——张家川县博物馆馆藏书画专题展

(灵台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2023年8月18日

展览地点:灵台县博物馆

“丹青流韵·墨彩华章——张家川县博物馆馆藏书画专题展”海报

展览由灵台县博物馆和张家川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精选张家川县博物馆馆藏书画37幅,集中展示清代至民国时期著名书画家樊增祥、钱沣、马福祥、袁承炜、张履春等10余人的书画精品,以书法、山水、花鸟为题材内容,展览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充分凸显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河上下——甘肃书法院黄河文化主题创作邀请展

(武威市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2023年6月18日

展览地点:武威市博物馆

“大河上下——甘肃书法院黄河文化主题创作邀请展”海报

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之根,“大河上下——甘肃书法院黄河文化主题创作邀请展”以书写赞颂黄河文化主题的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和表现新时代黄河生态文明的新诗词为主,涵盖篆、隶、楷、行、草,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八步沙的春天——主题油画展

(古浪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4月27日—2023年5月30日

展览地点:古浪县博物馆

“八步沙的春天——主题油画展”海报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发扬“六老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特举办本次“八步沙的春天”主题油画展,反映新时代八步沙三代人的治沙精神,展现八步沙从昔日漫漫黄沙变成一片绿海的动人场景。

泉海识珍——中国古代钱币精品展

(天祝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2023年7月18日

展览地点:天祝县博物馆

“泉海识珍——中国古代钱币精品展”海报

货币从产生之时起,就带着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经历了从贝币、布币刀币到方孔圆钱、铜元和银元的变迁,是东方货币文化的源头和代表。这些瑰宝,伴随着中国这个文化古国走过了40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国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金融等的发展和变迁,也承担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灵台县博物馆藏王锡龄捐赠金石拓片展

(礼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8日—2023年8月18日

展览地点:礼县博物馆

“灵台县博物馆藏王锡龄捐赠金石拓片展”海报

王锡龄先生,生于灵台县,从事新闻工作40余年。1998年3月被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共同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先生喜爱收藏,情系桑梓,2002年初,将自己珍藏多年的73件文物拓片捐赠给故乡灵台县博物馆。礼县、灵台两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王锡龄捐赠文物拓片展”,以飨广大文化爱好者。本次亦遴选20件馆藏根雕木器精品,一同展出。

双和并翰——岷县、西和博物馆馆藏摩崖石刻拓片展

(西和县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日—2023年7月31日

展览地点:西和县博物馆

“双和并翰——岷县、西和博物馆馆藏摩崖石刻拓片展”海报

金石文化上溯禹迹遗影,下涉民国现代遗珍。本次展出岷县博物馆馆藏《文征明诗碑》《敕赐岷州广仁禅院记》《御制大崇教寺碑》。西和博物馆馆藏《宋王公仪神道碑》《宋故杨公墓铭》及《茶马古道碑》《萨真人墓表》《佛孔寺碑记》《法镜寺碑记》等,在文献保存、史志佐证、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文物和学习价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