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如果文物会说话——平凉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博山盖神兽纹铜樽

时光飞逝,距离我上次看见这么温暖的阳光已经过去了近两千多年了吧,从古代到现在,三足鼎立,两晋幻灭,南北朝徐徐并立、隋唐五代朝代更迭、宋元明清战火不断,文明冉冉升起,我沉寂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看见了太多的战火硝烟,人情冷暖。

因为时间太久远了,以至于我已经忘记了从前。世人给我起了一个新的名字——东汉博山盖神兽纹铜樽,我栖身的这座城市,叫平凉。

他们说这里是陕甘宁交汇的“金三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不但人文气息浓厚,而且还颇具仙气。传说五千年前,轩辕黄帝曾登临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与神话人物西王母留下神奇的传说。

现在的我,被珍藏于平凉市博物馆,是他们的镇馆之宝。

作为古代盛酒的器具,我是无数文人对酒当歌时的伴侣,“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三国曹植也说:“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在汉代,人们饮酒一般为席地而坐,我则被放置于席中间的盘里,有时置于凭几上,樽内放置挹酒的杓,用杓将酒盛入耳杯,再让宾客细细品味。到了唐代随着酒注子的出现,我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原来大家都知道我走了很远的路,熬过了很多个孤独的夜晚才现天下大同的今天,所以他们才把我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起来。

高27.55厘米,口径22.3厘米,底径23.5厘米,重5611克——这是我的身高体重,博山形盖是我的一大特点,子母口,直筒腹,腹中部作两对称铺兽衔环,平底,三熊足。

我的盖上用浮雕在山峦叠嶂仙气缭绕的博山中雕刻有龙、虎、凤鸟、熊和仙人,所雕刻的仙人很有可能是西王母和东王公哦;我的盖口圈带刻折线三角形锯齿纹和一兽面纹,器口沿和底沿作圈带,分别刻弦纹、菱格纹和折线三角形锯齿纹;腹部用凸弦纹分上下两层,上层用浮雕在仙气翻腾的云海中饰飞禽走兽。下层雕刻有形态各异的龙、虎、熊等瑞兽。

三熊作足,三熊均缩颈耸肩用尽全力撑起了我威严的身躯。繁缛华丽,精湛细腻,我是东汉青铜铸造一枝独秀的标签东汉人向往过上神仙生活的印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