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祁连山脚下的酒泉市肃州区金佛寺镇观山口村,有这样一个在平凡而又不平凡中孕育着感动的八口之家。说它平凡,它和天下多数普普通通的家庭一样经营着上有老下有小的朴实生活;说它不平凡,是因本为孤儿的女主人李娜和丈夫两人十年如一日,相濡以沫撑起这个有4个病残老人、2个年幼子女的农村家庭,他们忠诚爱党爱国、热心公益乐于助人、乐观向上知足感恩、相濡以沫互敬互爱,用真情诠释着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
爱党爱国,诚实守信。李娜一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各项村级事业发展,遵纪守法,是一个在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从小经历坎坷的李娜,深刻感受着党和政府的关爱,体会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021年,李娜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她对党、对国家的深厚感情时刻影响着全家人,一家老小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都能自觉做到爱党爱国、知法守法。
孝敬长辈,温暖你我。30年前,刚出生的李娜被亲生父母抛弃,养父母不能生育,托人从医院将她领养回来。那时,她还是一个刚刚出生嗷嗷待哺的婴儿,养父母省吃俭用3天一盒奶粉将她养大。在养父母的呵护下,她和其他小孩一样幸福地成长着。养母在李娜12岁时患宫颈癌去世了,从那时起她挑起了家中的重担,悉心照料着年近八旬身患肺结核的养父和单身聋哑的大伯。一日三餐,昼夜侍奉,洗澡、剪指甲、理发、梳头……每一样她都亲自动手。2010年,大伯走路时不慎摔倒,导致腿部骨折,卧病在床三个月,吃喝拉撒全都在床上,李娜没有嫌弃大伯,而是比以前更加细心照料侍奉,夜以继日,端茶送饭,无微不至,从没有半点怨言。后来大伯能下床了,她经常扶着大伯练习走路、活动筋骨。养父生病期间大便失禁,面对女儿一直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李娜再三追问,知道缘由后,立即带上橡胶手套给养父清理。事后养父给前来看他的亲戚邻居讲起此事,李娜说:“爸,这有什么,这都是女儿应该做的。”村里人人都夸她孝心可嘉,有这样的好女儿真令人感动欣慰。
家风优良,科学教子。在外人眼中,这个家庭多灾多难,这样的组合日子怎么过的下去?可是他们不知道。正是这样的一家人,在经历了各种苦难以后心聚在了一起。他们坚信只要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得坎儿,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李娜夫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恩孝顺的朴素家风、不被磨难挫败的坚毅品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着年幼的孩子们。两个儿子大的7岁、小的6岁,孩子们从三四岁开始就学着帮妈妈给爷爷奶奶端水送饭,从小就知道有好吃的让生病的爷爷奶奶先吃。李娜夫妇不仅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孝顺、独立、勤奋、正直的良好品德。用自己朴素的言行教育引导孩子们诚实有爱,勤奋刻苦,礼貌待人,教育他们做对社会有益、有贡献的人。
热心公益,敬业奉献。李娜一直觉得自己的幸福来之不易,所以要用更多的爱来回馈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她主动参与配合村组工作,每年都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文艺活动,还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在她的影响下,一家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投身村组每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动员组里的农户一起修路、补渠。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夫妻俩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李娜夫妇用一颗善良的心默默抒写着对邻里的关爱,以真诚、朴实的品格打动着周围的每个人。
勤俭持家,邻里和睦。李娜夫妇极其尊重家里的老人,家庭的重大事项由家庭成员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决定,只要是合理的提议,求大同,存小异,一家人共同为过上更好的日子尽着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在生活中,他们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合理安排家庭收支,勤俭持家。虽然自己的日子过的也不宽裕,但遇上邻居家谁有了困难,她要是知道的,就一定会尽己所能伸出友爱之手给予帮助。李娜夫妇一直坚信,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多年来,他们一家人和邻居和睦相处,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是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种大爱。就是这样一户朴素的农村家庭,用着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诠释着“孝”“善”“美”,用他们的淳朴、真诚、善良构筑了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 来源 :甘肃妇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