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曾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诗中的戟,说的就是我们这一类古代兵器——戟。我们戟类兵器是一种戈、矛复合体,是最拉风的勇者利器。前端一般有尖锐的枪头,像矛;两侧又装有弧形的刃,像戈又像刀。既具有矛的刺击战力,又兼有戈或刀的砍杀勾啄功能,所以戟杀伤力自然比戈与矛强出许多。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最早的戟出现在商代,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这种长柄兵器便大量用于车战,成为“车战五兵”之一,是车战时最为勇猛的兵器。甚至可以这样说,因戟大规模地用于战争,才使得东周列国进入战国时代。戟,向来是猛将的标配,吕布有方天画戟、典韦有双铁戟、太史慈也有两把短戟……而我,则是一柄独特的“人头形銎青铜戟”。
我成型于西周,出土于甘肃省灵台县,现珍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作为省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我,专家说我构思精妙,造型奇特,极具特色。我身长25.5厘米,宽23厘米,重275克。人头形刺刃,颈部有椭圆形銎,长胡三穿,援斜出如钩,有脊棱,援基饰一牛首,方内三齿,阴刻牛头形徽识。人头浓眉巨目,披头卷须,腮部有纹饰,明显不是华夏人的相貌。据专家研究,我是贵族为炫耀战功而专门铸造的特殊兵器。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对于研究西周早、中期西北边疆的政治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 :腾讯甘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