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封神》上映,商朝迥异于后世朝代的风俗,神话和制度,勾起了不少人对华夏历史的兴趣。
然而,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在那之前, 华夏文明是什么样?文明的源头从哪里开始?女娲的“搭档”伏羲到底存不存在?这个谜一直吸引着国人,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去探索解答。
著名作家、学者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
8月5日上午,著名作家、学者,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将做客大屋顶,以“起始之源:当良渚遇见大地湾”为主题,揭开华夏文明起源之谜的一角。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在这里,考古学家在农业、制陶、文字、建筑、绘画等关系华夏文明进程的诸多领域有了新发现,包括发掘了中国最早的彩陶,将华夏文明推至8000年前。
大地湾彩陶
徐兆寿在他的新作《补天:雍州正传》里提出,彩陶是伏羲进行文明教化的方法之一。
徐兆寿曾出版《大地湾之谜》《印象大地湾》等书籍,对伏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研究。在《补天:雍州正传》中,他重新阐释了华夏文明起源之地以及伏羲文化,并用科学的方法找到了伏羲的八个卦体。
在学者的身份之外,徐兆寿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甘肃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等职,导演了《话说五凉》《小说敦煌》《鸠摩罗什》等系列节目与纪录片,跨领域的创作与经验让徐兆寿的视野更为广阔。
此次活动的嘉宾夏勇,现为良渚博物院学术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在他的考古生涯中,曾在秦安考察过三个月,对大地湾文化亦有深入了解。
因此, “起始之源:当良渚遇见大地湾”在探讨华夏文明起源的同时,也是良渚文化与大地湾文化这两个考古重镇的南北对话、东西交流。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邵宁宁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夏烈、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夏强等著名学者也将参与对谈,由杭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余杭区作家协会主席张海龙担任主持。
血脉同宗,文化共源,本周六上午,我们一起探索封神以前的中国。
嘉 宾 简 介
徐兆寿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夏强
国家一级编剧
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及文艺理论、评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夏勇
良渚博物院学术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参与策划《良渚与古代中国
——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
《良渚博物院常设展览》等展览
合著《图画与符号:良渚原始文字》
夏烈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
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邵宁宁
文学博士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兼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著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家园伦理问题》
《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9—2019)》等
张海龙
作家、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
我们读诗创始人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长三角纪录片创研中心特聘专家
大运河国际文化论坛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端智库专家
杭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余杭区作家协会主席
主办:良渚街道办事处、余杭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联合主办:余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余杭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承办:余杭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良渚分会、余杭区作家协会、良渚街道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屋顶文化
协办:余杭区政协赵艳华委员工作室、诗外空间、余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余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良渚分会 来源 :大屋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