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践行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有关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10月21日上午,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兰州树人中学馆校共建签约仪式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副馆长杨眉、徐睿,兰州树人中学校长蒲永文,副校长蒲冠儒、杨得民参加签约仪式。
合影留念
签约仪式前,兰州树人中学1200余名师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分组参观了甘肃简牍博物馆。通过参观四大基本陈列展厅,同学们认识到了甘肃是华夏文明的肇始之地,简牍是甘肃最具特色的文物资源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简牍大省,汉塞边关出土的数万枚简牍,是古丝绸之路上你来我往、万千故事的日常书写,记录了两千多年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无论是断章残句还是完整册书,所留下的都是中华民族在不屈不挠前进道路上的聪明才智、光辉思想和灿烂文明。
授牌现场
签约仪式上,兰州树人中学向甘肃简牍博物馆授牌“百年树人博物大课堂”博物课程实践育人基地,甘肃简牍博物馆为兰州树人中学授牌“千年简牍薪火相传人”简牍文化传承弘扬基地。
朱建军馆长致辞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在致辞中表示,此次馆校共建活动的举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抓手,是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兰州树人中学积极探索馆校共建新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必将开启甘肃简牍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征程。希望我们能以此次馆校共建为契机,立足青少年群体的独特性,加强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好“博物馆第二课堂”的作用,引领和带动青少年积极参与简牍文化的传承弘扬事业,让简牍文化真正赋能学校教育,让书写在简牍上的悠久历史在新时代活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滋养。
蒲永文校长致辞
兰州树人中学校长蒲永文发表讲话:“甘肃简牍博物馆领导必将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们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实践育人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决不辜负甘肃简牍博物馆对兰州树人中学的关心和支持,充分利用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把立德育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活动现场
甘肃简牍博物馆作为目前中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将以此次馆校共建活动为出发点,始终秉持开放交流,合作共赢的思路,扛好时代赋予的担与责,深入挖掘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内涵,推出一系列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精品课程,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使之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简牍历史文脉的有效载体。让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兰州树人中学共同以简牍之名,在推动教育和文博事业的融合发展中,把丰富多彩的简牍文化挖掘出来,传承下去,共同奏响简牍文化传承弘扬的时代最强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