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以《敦煌:世界文化宝藏》为主题的“敦煌文化环球连线——走进拉脱维亚”线上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敦煌研究院西千佛洞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刘勤以《敦煌:世界文化宝藏》为题,重点介绍了敦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理位置、敦煌石窟艺术、敦煌文化的多元性、国际显学敦煌学等内容。
此次活动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敦煌研究院主办,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馆、敦煌市人民政府承办。甘肃省政府外事办党组书记、主任张宝军主持活动,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唐松根出席并致辞,近日正在敦煌访问的拉脱维亚外交家、汉学家,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拉方院长贝德高(Peteris Pildegovics)在敦煌会场参会并致辞,敦煌市委副书记朱玉明代表市委、市政府发言,中国驻拉使馆秘书艾晓奇(Edvins Gajevskis)、拉大孔院秘书高安娜(Anastasija Galkina)、拉大学生罗丽娜(Lorina Gordejeva)、拉自媒体代表奥尔嘉(Olga)等拉友好人士分别发言。拉大孔院前任中方院长尚劝余教授、现任院长何东副教授,拉大人文学院亚洲系主任卡斯帕斯(Kaspars Klavins),飞笔中国画室主任白凯夏(Jekaterina Belajeva),以及部分拉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和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张宝军在主持中提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以及2019年在敦煌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政府外事办联合敦煌研究院、敦煌市人民政府创新开展“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系列活动。该活动旨在将甘肃文化资源优势与外事渠道优势相结合,共同讲好“敦煌故事”“丝路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助力敦煌树“典范”、建“高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此次连线为增进甘肃与拉脱维亚的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架起了桥梁,为促进双方人员往来和人文领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唐松根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蕴含着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丰富思想,又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敦煌文化历经1600多年,表现出了传承、开放、包容、创新性特点。敦煌艺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莫高窟作为中国文化瑰宝,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此次交流活动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内容和生动体现。使馆愿同各界人士一道,共同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
贝德高教授在致辞中分享了自己参观莫高窟、玉门关遗址、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地的经历与感受。他说,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非常辉煌,一千多年前,建筑和绘画艺术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很了不起。敦煌文化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敦煌文化遗迹令他想到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老城区独具特色、令人神往的古老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各国人民都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古丝绸之路,今天仍然在继续,从来没有间断过。
朱玉明代表敦煌市委、市政府对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表示感谢。他从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保护和弘扬敦煌文化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敦煌文化走向世界的决心与努力,并向拉脱维亚友人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更多拉脱维亚朋友访问敦煌,体验敦煌独特的文化与艺术,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
中国驻拉使馆秘书艾晓奇、拉大孔院秘书高安娜、拉大学生罗丽娜、拉自媒体代表奥尔嘉等人都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汉语十分感兴趣,也都到甘肃、敦煌旅游访问过。他们认为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敦煌之旅充满挑战和惊奇,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艾晓奇提到,干燥的沙漠绿洲敦煌与湿润的绿色明珠拉脱维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希望还有机会能与更多的拉脱维亚人一起到敦煌探险,再次领略敦煌的美景和美食。高安娜提到,敦煌不仅开放包容,还拥有古丝绸之路特色的文化遗产及手工艺品,她推荐到访中国的外国人,一定要来甘肃和敦煌旅游。罗丽娜将自己的敦煌之旅比作一次人生的冒险,她认为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是人类创造性和奉献精神的印证,希望有机会再到敦煌进一步探索这座文化艺术宝库。奥尔嘉提到,古丝绸之路遗存在敦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敦煌文化艺术令人着迷,希望敦煌能够进一步繁荣发展。
自2022年4月以来,“敦煌文化环球连线”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10期,先后走进德国、亚美尼亚、尼日利亚、马耳他、乌兹别克斯坦、日本、俄罗斯、罗马尼亚、新西兰、拉脱维亚等10个国家。此次与拉脱维亚的连线活动全程以英文方式开展,增进了拉脱维亚友人,特别是青年人对中国文化和敦煌文化的了解,促进了甘肃与拉脱维亚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取得良好交流效果。 来源 :欧美大处、敦煌市政府外事办 转自 :“甘肃外事”微信公众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