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嘉峪关:“汉武遗诏”七棱木觚

丝路漫漫,驼铃声声,马蹄得得。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文物遗迹灿若皎月、多如星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保护文物就是保存历史,就是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让广大群众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痕迹,留得住文明根脉,方能用文化力量助推民族进步和国家昌盛。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甘肃客户端利用甘肃省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的技术优势,联动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推出【丝路之光·说宝】特别策划栏目,通过各地文物,讲述甘肃故事,传递陇原声音,展现甘肃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用文化力量助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本期【丝路之光·说宝】走进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一起去看看,写在木觚上的“圣旨”。

视频来源: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李高宁 陈威

木觚(gū),一般指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木片(也可指古人用于盛酒的木质酒器),章炳麟的《訄书·儒法》就曾记载:箸之简牍,拭之木觚。

藏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汉代木觚为国家一级文物,1977年8月出土于嘉峪关以西约100公里处的玉门花海汉长城烽燧里。

这件木觚的发现非常偶然。1977年8月,酒钢集团的几名员工假期去玉门市花海镇的一处汉代长城遗址参观游玩。其间,当一名小伙俯身系鞋带时,忽然在城墙的拐角处发现了几根筷子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上面隐隐还有字迹。他把这东西带回去后,交给了当地博物馆的专家。

专家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个重大发现,立即组织了一个考古队,来到小伙发现木简的地方进行考古挖掘。一个多月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在一个近2米深的坑底,找到了91块埋在沙土中的木片。

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仔细研究,揭开了一个震惊学术界的秘密——文字专家破解了刻在“七面棱形觚”上的内容。让人绝对没有想到的是,它上面写的内容竟然是汉武帝刘彻遗诏的一部分!

更令人震惊的是,专家组翻遍了古籍,也没有发现关于汉武帝这个遗诏的只言片语。人们终于意识到,这件木觚上书写的文字可能就是失传已久的一份汉武帝遗诏中的内容,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木觚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书体和嘉峪关当时的地区防御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字和实物资料。

木觚第一部分文字(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供图)

当时,纸张还未出现,竹子和木头是书写的主要用具,被称为“竹简”和“木牍”。今天介绍的汉代七棱木觚属于条形木牍的一种。木觚通体长37厘米,为不规则七面棱形,上书汉隶212字,文字分两部分,前半部为诏书的一部分,计133字;后半部为书信,计79字,内容与诏书无关。

据考古发现和推测,从商代到南北朝的大约1900年间,细长的木条在少雨的北方是最普遍的书写用具,无论是留便条、还是誊抄历史典籍都是如此。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里提到,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每晚批阅的文件都要达到一定的份额(体积和重量),即“以衡石量书”,这种“书”就是写在简牍上的文书。随着汉代烽燧简牍的大量出土,又被人们简称为“汉简”。觚为汉简之一种,木棍削成的多面柱形,俗称“觚”。

木觚第一部分文字(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供图)

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董珊老师研究,该木觚上的诏书大致为以下内容:

制诏皇大(太)子:腃〈朕〉體(体)不安,今将绝矣!兴〈与〉地合同,众(终)不复起。 谨视皇大〈天〉之笥(祠),加曾(增)腃〈朕〉在,善禺(遇)百姓,赋敛以理;存贤近圣,必听諫(谏)士。尧舜奉死,自致天子。胡侅(亥)自次(恣),(灭)名绝纪。审察腃〈朕〉言, 众(终)身毋久(疚)。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绝矣!吉〈告〉后世及其孙子:忽=(忽忽)锡=(锡锡-惕惕),恐见故主。毋责天地,更亡更在。太〈厺〉如舒(舍)庐,下敦闾里。人固当死,慎毋敢??(忌)。

翻译过来大意如下:

为皇太子写此诏书:近来我的身体不适,不久会离开人世,与大地合为一体,终将不会再复生。皇太子应谨慎关注衣食祭祀问题,即位后谨敬对皇天的祭祀,希望要比自己在位时态度更加谨敬,祭品更加丰厚,善待百姓,减轻赋税,储存并任用有才人士,得贤人为辅臣,多听谏言,功绩就会近乎像尧舜那样的圣君。(这句话以舜敬奉先死者,即尧之政教,与胡亥刚愎自恣相对举,后果互相反对,借此告诫皇太子要遵从遗训)。谨记遵循我说的话,我即将辞世,天子将受命事天之事!告诫后人和子孙,虽然年岁飞逝,心情忧惧,我害怕见到先前已死的君主。但是不要轻慢天地规律,不要责求天地鬼神保佑长生,人事生死代谢、存亡更替是天地之间的规律。离开人世这件事,就像离开暂时寄居的庐舍,到下土去治理将要久居的闾里。人生必当有死,不要忌讳死亡。

在此之后,紧接着有79个字。与上半部分相比重要性略低一筹,似为一封普通的书信。

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董珊老师研究,文字大致如下:

贱弟时谨伏地再拜请翁糸足下:善毋恙?甚苦候望事,方春不和,时伏愿翁糸将侍近(谨)衣,幸酒食,明察蓬火事。宽忍小人,毋行所海(悔),时幸甚=(幸甚幸甚),伏地再拜请。时伏愿翁糸有往来者,幸赐时记,令时奉闻翁糸〈缓〉急严教。

文字大意是:

小弟正在给你写信:你还好吗?身体无恙?戍守边防的工作很辛苦,而且正直春寒时节,望您注意保暖,吃点好的,做好明察烽火的工作。宽以待下,做过的事情就不要后悔,愿你一切都好。如果你们有人来我们这里,请多多指导,到时我们会谨遵您的教诲。

木觚第二部分文字(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供图)

据历史记载,汉武帝在知道自己即将去世之后,曾经下了两道密令,其中一道是立刘弗陵为太子,确立了皇帝的继承人,另一道命令是杀死刘弗陵的生母钩戈夫人。

皇帝的遗诏,是何等重要的文件。依据常理来说,在史书中必然会有所记载,尤其是这种彰显汉武帝仁慈一面的诏书,刘弗陵即位后必然会大书特书,然而离奇的是,这份遗诏竟然在史书中只字不见。

更为离奇的是,各种官方史书没有记载的诏书,居然出现在远在边疆的大漠深处——汉代酒泉郡北部都尉管辖的一个小小烽燧的文书档案里。

那么,为什么同一块木觚上会出现完全“不搭边”的两种内容呢?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学者认为,这是汉代人用来练字的产物。在汉武帝时期,汉长城不仅仅是阻挡入侵的军事工事,还是烽火传递的信息系统和通讯路线。因此,这就要求戍边将士们具有一定水准的读和写的能力,用于书写、发送、接收、理解、翻译军事情报等等。但是这种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反复练习。

并且,汉武帝的遗诏被当时的人们用来当作练习书法的范本内容,说明汉代的教育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仕途”目的,学习抄写这类诏书、公文习字极有可能是汉代人承袭秦人“以吏为师”的表现。

这根木觚便是其中一位戍边将士的“练字描红本”,在临摹完皇帝的遗照之后,七个面的木觚还有剩余空白位置,于是,便顺手开始临摹好友的来信。就算两段话毫无关联,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能让我练好字就行。至此,后人便看到了这根木觚上留下的完全不同内容的文字。

七棱觚的出土地点,是汉代酒泉郡玉门都尉北部塞上的禽寇燧,其抄写年代是昭帝元平元年(前74)左右,此时烽燧属地的官府仍保存着中央传来的文帝诏书副本。禽寇燧戍卒选取文帝遗诏这份老旧的官府文件,作为习字范本,也许从侧面反映了经历汉武帝时代的纷扰之后,民众对于所谓“文景之治”盛世的回忆和向往。 来源 :新甘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