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举行。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文物行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文博单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型企业等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机构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自2005年以来,已设立8批共计40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聚焦前沿科学问题,通过研究人、农作物、家养动物在扩散过程中对中国西部寒、旱及高海拔缺氧等极端环境的适应过程,深刻理解人类对环境的文化和行为适应历史,并借此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环境考古原始创新策源地和交叉学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兰州大学的环境考古研究脱胎于兰州大学自然地理专业。经历三十年的发展,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团队聚焦农业起源与传播、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和定居的过程与动力、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和人群交流历史、丝路文明演化与气候变化关系等国际前沿问题,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近十年来在Science、Nature及子刊、PNAS和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了60余篇研究论文。 来源 :新甘肃客户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