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资讯 >> 甘肃要闻

简述文明 牍懂中国

简牍,起始于战国初期,是纸张出现之前重要的手写文献记载载体,对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甘肃曾出土历代简牍逾6万枚,仅汉简就占全国出土汉简的一半以上,被誉为“汉简之乡”。甘肃简牍博物馆于202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近4万枚简牍,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简牍故事。

甘肃简牍博物馆

甘肃简牍博物馆基本陈列以独特的馆藏简牍文物与甘肃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在“简述中国”主轴理念的统领下,分“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专题,由表及里,讲述丝绸之路上每一个动人故事,为公众全面、生动地展现了简牍里的丝路文化与中华智慧。博物馆基本陈列“简述中国”,荣获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博物馆内四个专题区域

《四时月令诏条》墙壁题记、放马滩纸本地图等简牍文物

69个场景巧妙运用模型、沙盘、景箱、半景壁画、雕塑、蜡像等,形象生动再现简牍时代历史场景。铁画银钩、汉字流变、枯木沙石造景,构筑起一个稳重大气又具极简艺术风格的展陈空间,展现简牍文字的灵动之美。

简述丝路展厅

书于简帛展厅

游客在简牍博物馆利用AR、VR等技术沉浸式了解简牍文化

甘肃简牍博物馆立足馆藏优势,注重简牍及相关文物的整理与研究,以学术研究守护“冷门绝学”,让观众“牍”懂文脉共鸣。近年来,博物馆专注于简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简牍研究著作50余册。与兰州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兰山论简”读简班,截至目前已举办120多期,探索出“新文科”背景下馆校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简述中国”系列讲座、学术沙龙,也为简牍文化传承弘扬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简牍博物馆与相关单位合作出版的研究成果

首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百人写简牍活动

简牍文创作品

近年来,甘肃简牍博物馆注重加强馆际对外交流合作,馆内的千余件文物先后参加了“世界遗产大丝绸之路展”“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等展览,满足更多地域大众享用新鲜文化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简牍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向世界讲好简牍里的中国故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