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河西走廊成为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地
6月10日,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标志着河西走廊成为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地。
-
甘肃简牍博物馆第二季“黄河文化”系列课程第五期——“金匮岁纪”开始报名啦
同学们,你是否好奇两千年前的人们如何记录重要信息、知晓日期节气?答案就书写在那些穿越时光的简牍之上。它们是纸张普及前最重要的“记事本”与“时间表”。甘肃简牍博物馆邀请9至15岁的青少年朋友,参加“黄河文化”系列主题教育课程——“金匮岁纪”。本次课程将带你们走进简牍的世界,了解古人记录时间与事务的智慧,并亲手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仿古“备忘录”或“日历”。
-
文物日历〔2025.6.4〕丨彩绘木猴
彩绘木猴:汉,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木猴全身施黑、白、红三彩,呈蜷缩、蹲卧状。
-
山东大学与甘肃简牍博物馆召开馆校科研合作座谈会
6月10日上午,山东大学与甘肃简牍博物馆召开馆校科研合作座谈会。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刘军,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博物馆副馆长杨海燕,甘肃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于柱,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戴子佳参加会议。会议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徐睿主持。
-
“时光之镜·中外经典影片展‘放映+沙龙’高校专场”活动在兰州成功举办
6 月 8 日下午,由甘肃省电影局主办,甘肃省电影家协会、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协办的时光之镜·中外经典影片展“放映 + 沙龙”高校专场活动在兰州中心空间站影城成功举办。
-
没有人能空手走出一家博物馆|记者观察
记者近日到甘肃兰州出差,参加全国知名网络作家甘肃生态行活动,主办方特意安排了甘肃博物馆的参观行程。甘博的铜奔马声名远播,无数游客不远千里专程来打卡。而以这件“镇馆之宝”为原型制成的文创产品,更是火爆“出圈”,被网友亲昵地称为“绿马”。
-
文物日历〔2025.6.3〕丨瓦棱纹秦公簋
瓦棱纹秦公簋:春秋,甘肃省博物馆藏。簋腹上部饰一周窃曲纹,其余满饰瓦棱纹。圈足饰一周重环纹,小蹄足上饰兽面纹。器内铸铭文六字“秦公作铸用簋”。
-
关于公布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2025年5月21日至23日,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来自14个市(州)、6个省直文博(文化)单位和有关企业、高校、职业院校共28个代表队71名选手参加了7个赛项的角逐。
-
中华文明的固本开新与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可久、可大、可新,如同奔涌了五千多年的大河,虽然有时快,有时慢,甚至有时仿佛停滞,但总体上是不断吸纳百川,奔涌向前的。中华文明生命力源于固本开新的智慧与开放包容的胸怀——既坚守文化根基,又不断开拓创新;既坚守文化主体性,又在交流互鉴中汲取养分。
-
文物日历〔2025.6.2〕丨嵌宝石梅花金簪
嵌宝石梅花金簪:明,1958年兰州市上西园明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簪头呈五瓣梅花形,花瓣镶红宝石,花芯内嵌自色珍珠1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