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甘肃省文联开展“强基工程”暨“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2周年之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安排部署,在兰州市皋兰县组织开展了“强基工程”暨“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
-
“简”述廉洁 | 汉代病假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22号房址内。全文由3枚木牍组成,柽柳,长22.5厘米,宽1.5厘米,厚0.2厘米。3枚木牍共81字,是一份完整的文件。
-
《简牍探中华》主话题阅读量达4.8亿,传播热度持续高涨
《简牍探中华》披露古纸新发现,本季累计收获热搜热榜305个、主话题#简牍探中华#阅读量达4.8亿、节目视频播放量累计超8538万。
-
博古知今 | 安来顺:博物馆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
博物馆有两套系统:以收藏、保护、研究为核心的“内在”系统与以展示、教育、传播为核心的“开放”系统。在博物馆近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大家越来越重视两套系统的协调发展,从而共同服务于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就是这种趋势。
-
中国西北优势产业新丝路上结硕果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古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甘肃成为中国和西方沟通的重要枢纽。千百年来,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刷术、造纸术等沿着这条通道向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造福当地民众。
-
甘肃省文联在酒泉市、嘉峪关市开展“甘肃文艺讲堂——习近平文化思想巡回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2024年5月21日、22日分别在酒泉市、嘉峪关市开展“甘肃文艺讲堂——习近平文化思想巡回宣讲”活动。
-
霍宏伟:飞龙在天——中国铜镜史上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
两千多年来,中国铜镜史上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第一次是战国晚期至西汉,第二次是隋末唐初至盛唐,第三次是晚唐五代至北宋。今人可以通过中国古代铜镜上的龙纹,访古寻幽,感受中国龙的神采与魅力。
-
大敦煌·悦读 | 悬泉与悬泉置
说起悬泉与悬泉置,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听大人讲,在敦煌城东60多公里的三危山谷,有泉水从崖壁飞流而下,人们叫它“吊吊水”“悬泉”,又叫“贰师泉”。
-
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兰揭牌
近日,“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举行。
-
“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近日,“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