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
霍宏伟:飞龙在天——中国铜镜史上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
两千多年来,中国铜镜史上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第一次是战国晚期至西汉,第二次是隋末唐初至盛唐,第三次是晚唐五代至北宋。今人可以通过中国古代铜镜上的龙纹,访古寻幽,感受中国龙的神采与魅力。
-
大敦煌·悦读 | 悬泉与悬泉置
说起悬泉与悬泉置,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听大人讲,在敦煌城东60多公里的三危山谷,有泉水从崖壁飞流而下,人们叫它“吊吊水”“悬泉”,又叫“贰师泉”。
-
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兰揭牌
近日,“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举行。
-
“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近日,“寒区旱区生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召开。
-
甘肃省进一步加强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日前,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文物局联合印发《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比东汉蔡伦造纸早约百年!中国古代纸张起源又有新发现!
近日,《简牍探中华》带火了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邮驿——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
-
《简牍探中华》:复活简牍文献,再现历史真实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新力作《简牍探中华》正在热播,这是一档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节目,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社会的积极效益,其功可赞,其绩可颂。
-
甘肃省民间小戏参加2024·中国江北民间小戏交流展演系列活动
5月15日至17日,“2024·中国江北民间小戏交流展演”系列活动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活动包括《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卷》编纂工作座谈会、调研采风、2024·中国江北民间小戏交流展演、河南小戏专场演出等。由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民勤曲子戏和《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甘肃卷·小戏·综合分卷》副主编樊泽民代表甘肃参加了本次活动。
-
比东汉蔡伦造纸早约百年!《简牍探中华》披露古纸新发现
近年来,甘肃悬泉置遗址发掘出土500多张西汉至东汉初的纸张残片,其中10余张古纸留有字迹,它们的出现刷新了哪些历史认知?5月19日20:00档,《简牍探中华》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重返悬泉置遗址,继续探秘尘封在历史岁月里的鲜活记忆。
-
甘肃简牍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5月18日上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的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金光正式公布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名单。甘肃简牍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